商业地产大宗交易热潮涌动: 内资买家创十年新高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7-09-28 11:54
觅食的意思 农村电影村官过大年 农家小子修真记 女人不坏首席请克制 女王的教室金道振 女巫店博客大巴 虐恋无忌 虐杀原形2莫瑟死后有什么任务

中国商业地产投资于2016年创历史新高,大宗交易金额高达2094亿元,较2015年翻了一倍。这一状况在2017年还将继续。戴德梁行监测报告显示,尽管2017年一季度记录的交易额仅为500亿元人民币,由于不少大型资产交易正在进行,预计交易额会在第二、三季度飙升,2017年交易总额有望突破新纪录。中国将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大投资目标国。

戴德梁行北中国区投资及顾问服务部主管、高级董事刘兵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中国商业地产大宗交易旺盛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与资产升值密不可分;同时,市场日趋成熟,职业经理人由原来的少数外资公司分散到较多内资公司,活跃度也出现变化;此外,可交易资产越来越多,核心区楼宇变老,升级改造带来升值空间,交易标的也随之增多。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预测,中国目前可投资商业地产规模达到3.4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并有望在2020年增长到4.2万亿美元。

商业地产大宗交易活跃

刘兵表示,由于经纪人常在年底完成交易,圣诞节和春节后会休息,因而一季度的大宗交易最为平淡。2017年一季度记录的交易额为500亿元人民币,超过去年同期数据,在今年最平淡的季节达到了去年的季度平均水平,因而今年全年交易额很可能突破去年的新纪录。

商业大宗交易在一二线城市均表现活跃,尤其是上海等一线城市。戴德梁行报告显示,上海的投资占到2016年全年总额的一半;北京、深圳、广州的投资也均有显著增长。

上海活跃的市场,一方面得益于较多可售资产,另一方面在全国收益率不断压缩的大趋势下。上海资产低风险稳收益的优势得到更多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性投资者的青睐(占全年投资额45%)。

而以内资买家为主的北京市场2016年表现活跃,投资金额380亿,较2015年增长92%。

广州深圳多为自用买家,达到两市投资总额的六成以上。尤其在深圳,由于土地供应紧缺以及拿地门槛高企,许多企业直接收购优质办公物业满足自用需求。

在二线城市中,成都尤为活跃,占2016年二线城市交易总额的22%。

持有不少商业的SOHO中国就先后出售大宗物业。其先是在6月底以35.7亿成功叫卖了上海虹口SOHO,又在7月初突然宣布启动光华路SOHO2和凌空SOHO整售。对此,潘石屹回应称,出售是遵循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商业原则。“在价位低时进货,价位高时出货。我们永远遵循这个原则。”

对于企业出售自持物业行为,刘兵认为,最初开发商没有能力持有整栋物业,于是选择散卖。但如今其持有资产升值,政府又不允许散卖,开发商手中的资金不值得持有这类资产。从租金回报等投资角度看,目前这类大宗楼宇基本以私募基金的形式持有更为合适。刘兵表示,营改增给生产型企业税务等方面带来优惠政策,部分企业选择自购办公楼。而自购办公楼有利于企业在固定地方发展,提高形象。他认为,企业自购也将成为趋势。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