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买到就赚到”吗?采访中,南京一家事业单位职工付先生,在河西区域租房居住,他的经历表明这个区域有大量住房空置。“很多人买了,并不在这里住,这里的二手房可谓有价无市。”孟祥远也表示,10月份南京房价首次同比下跌1.1%,表明经过一年的调控,过快上涨的势头已经被遏制了。甚至有些区域,已经出现了政府给一个指导价,开发商开盘却卖不出去的情况。像南京河西这样的情况并不普遍,在新购房产不满三年不得交易的政策下,投资的风险也在上升。 ◆ 在如何精细化支持合理自住性和改善性购房方面,亟待对楼市的合理刚需进行更有作为的有效疏导 当前,市场迅速降温之后,上市量和成交量双双下滑。来自365房地产网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南京成交新房3787套,环比9月份下跌了42%,同比下滑4成多,“金九银十”本来是旺销周期,南京只卖掉10372套房,创6年以来新低。 万人“抢房”真相 目前,随着调控政策的持续,南京房价总体呈现稳中趋降走势。但随着调控政策不断升级,尤其是今年以来,南京四限政策凑齐,市场整体转冷但部分区域仍然火爆。一方面为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地方主管部门不得不压制新房价格。但新房与二手房价格倒挂,出现“买到就是赚到”的现状,有可能刺激投机行为;另一方面,为维护交易秩序,销售过程中主管部门又不得不设置高首付比例等门槛,部分刚需群体购房能力受到限制。 近日,南京河西南区域10家楼盘集中加推3177套房,随后出现近万人通宵排队抢房。据南京公证处统计,从11月15日早上8点至16日早上8点,整整24小时有14640组购房者排队登记。 ◆ 现阶段,有不少地方的房产调控政策已无太大空间,放宽的可能性不大 ◆ 一边是“四限”齐下的严厉调控,遏制房价上涨,一边是一些地方二手房对新房出现价格倒挂 刘志彪等受访专家建议,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大城市群落供给、减少和压缩中小城市土地供给来平衡资产市场供应;另一方面,要把资本市场搞起来,通过金融创新,引入优质的实体经济,增加投资需求。(刊于《瞭望》2017年第49期,原题《楼市刚需如何疏导》 记者 潘晔 杨绍功 陈刚) ◆ 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大城市群落供给、减少和压缩中小城市土地供给来平衡资产市场供应 刚需购房者费尽心思想要“上车”,一些投资者也借机“搏一搏”。本刊记者联系到一位当天的购房人,他告诉记者,这次他们是通过4个人“众筹”来买房的。其中一人有购房资格,但资金不够,其他人各凑了100万元。 “压制价格,供应量少,加上集中认筹,必然带来这样的情况。”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中,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万人抢房主要是因为当前楼市存在供求不匹配问题,合理需求需要有效疏导。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说,现在房企多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有要求,销售盈利压力很大。此前,为防范房价上涨,河西区域近半年没有发放销售许可。这次放开,开发商为缓解资金压力,只能拿出一部分来卖,但不会推出核心地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