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评论:闲置土地如果收费是狼来了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8-01-03 11:52
sqte-021 空间之召唤 酷剑网 酷乐窝 跨世纪的新一代简谱 快感方程式快播 快乐大联盟杀人犯 新知网vip265 快马堂 狂澜迷情 狂妄庶女 拉彼德拉

    日前,一则国家将加强集约用地的消息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消息称,国家将依法收回闲置满两年的土地,对闲置一年不满两年的征收20%土地闲置费。此后,地产大鳄潘石屹在其博客发文称,房地产行业是“养鸡的不如倒蛋的”,囤地比卖楼赚钱。

  业内人士称,通知对房地产市场将会是一大利好,会增加开发商的土地持有成本,促进其理性拿地,增大市场供应量,缓解供不应求的局面。但是同时也伴随着不少担心:闲置的标准怎么界定?执行力度有多大?知名地产评论人牛刀更是直言此举是“狼来了”。

  ●消息:闲置土地要收回

  国家重申集约用地,首次明确规定了相对严格的“闲置”费用标准,并将对闲置土地征收增值地价

  据媒体报道,9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一则《关于集约用地的通知》,针对开发商首次明确规定了相对严格的“闲置”费用标准,并指出将会很快对“闲置”土地征收增值地价。对于土地闲置满两年的,将依法无偿收回、坚决无偿收回或者重新安排使用;对于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开发商需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交纳土地闲置费;另外,国土资源部将对闲置土地征收增值地价。

  随后,众多媒体、网站纷纷转载这一消息,在网民中引起热议。记者登录国务院网站查询,却没有见到相关文件。记者搜索发现,早在2008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一份《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内容与此次通知大同小异。

  随后,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在其博客上发表一篇名为《房地产行业是养鸡的不如倒蛋的》的文章。文章指出,房地产行业中囤地确实比卖楼赚钱,正所谓“养鸡的不如倒蛋的”。

  潘石屹提到,国务院2008年初曾经出台过相关文件,他认为国务院不会出台两次相同内容的文件,并且在政府的网站上也找不到传说中新发布的文件。

  但不容置疑的是,一则成为旧闻的消息能引起如此多的转载,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社会大众对开发商囤地的热切关注。

  ●调查:房企囤地是常态

  有关调查显示,上市房企囤地现象非常惊人,“囤地比卖楼更挣钱”已经成为地产业界公认的现实

  开发商囤地现象由来已久。

  中原(中国)地产研究中心今年8月份曾经发表一份题目为《地价透支房价,半数地王难解套》的报告,报告称包括万科、龙湖等在内的40家全国开发商于2003年至2009年在全国12个城市获得的270块住宅土地中,目前“在售”和“售完”的地块占43%,剩余57%的土地尚未形成实际供应,其中27%的土地“待开发”,30%的土地“规划在建”。而2007年的18个“地王”项目,有4个项目退地,还有7个项目处于待开发阶段。“上市公司囤地现象非常惊人,根据它们的公开年报简单分析,以这些公司开发的建筑面积来计算,它们的囤地规模,最少的也在20年以上,最多的超过100年。”潘石屹在其博客中披露。

  据新闻晨报报道,某开发公司2008年至2009年中期,可储备土地为1288万平方米,而当年实际开发土地仅为9万平方米,其土地储备可供开发年数长达143年。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开发公司是列表中囤地最少的一家,表中囤地最多的开发商是该公司的4倍。

  潘石屹戏称,在房地产界,“养鸡的不如倒蛋的”,囤地往往更赚钱。他举例说,几年前,两家开发商同时拿下同一地段的两块土地,一家开发商建了房子,卖出房子后发现没有赚多少钱;另外一家开发商囤着地,什么都不做,最后把土地卖给别人,赚的钱是第一家开发商的几倍,“如此循环往复,在房地产界,少圈地的反而成了另类”。

  ●调控:有利于市场秩序

  业内有观点认为,重申集约用地有利于平抑过快上涨的地价,从而增加市场供应量,促使房价下跌

  消息无论真假,已经在网上引起了一番热议。

  业内人士吴其伦认为,《关于集约用地的通知》对未来的房地产市场无疑是利好。

  第一,收费标准已然明确,开发商尤其是拥有大量土地储备的开发商,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势必加速开发。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今年下半年的供应不足。而从长期来看,由于开发商的开发速度加快,市场供应量的增速也将随之变快,这样,供大于求的局面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得以延续。

  第二,改变开发商炒地心态,利于其理性购买土地,合理定价。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持有土地成本的有力监管,开发商拿到土地就意味着暴利可期,于是乎,各地地王频现,捂地、炒地盛行,开发商随意定价现象随处可见。而国务院此次出台的旨在大幅增加开发商土地持有成本的政策势必从根本上打击开发商的暴利心态,从而有利于其合理定价。

  第三,降低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获利的预期,利于平抑过快上涨的地价。近几年,各地地王频现,究其原因除了属于开发商的逐利游戏外,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获利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而一旦开发商在国务院土地新政约束下理性购地,则地方政府必将降低其通过土地获利的预期,这样,在推出相关地块时的土地起拍价将有所降低,从而利于平抑过快上涨的地价。

  第四,打击开发商捂盘惜售的心态,利于平抑房价。房产火爆时期,开发商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的现象随处可见,究其原因就在于开发商深知只要持有土地就不愁暴利。而在国务院土地新政下,开发商迫于土地持有成本大幅增加的压力,势必加速推盘进度。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开发商的捂盘惜售心态,市场供应也必将大幅增加,房价下跌将是必然。

  第五,加速行业整合、洗牌的步伐,利于房地产市场早日迈向理性发展通道。目前,在炒地、暴利及融资的心态驱使下,很多开发商都持有很多土地,而且,其持有的土地已经达到或接近闲置土地费用征收标准,有的甚至达到或接近被政府无偿收回的标准。在国务院新政下,土地项目转让将大幅增加,行业整合、洗牌步伐将加快,部分开发商将被市场无情地淘汰。这样,将利于房地产市场早日迈向理性发展通道。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闲置土地由于区域差异较大,即便完全“逼”出也未必会对房价产生太大的影响。由于证监会对房地产公司融资的态度尚未明确,政策面上的不确定性并未完全消除,因此行业短期内潜在的不确定性依旧存在。

  另外,该政策对于一些上市的开发商如万科、保利地产等不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建议:进一步细化政策

  有关专家指出,政策能否真正发挥效力,真正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和落实

  政策出台了,能否取得实效呢?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只有目前的大政方针是不够的,政策需要进一步细化。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