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报告全汇总 2018-02-06 11:06 来源:RET睿意德商业地产 运营 /生活方式 /房地产 原标题:2017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报告全汇总 2017年,我们在官方微信推出了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报告共计11篇,研究主题涵盖城市、特色小镇、购物中心运营、百货发展、店铺等众多领域。我们用行动表达关注趋势、分享见解的态度。今天,我们将这一年来的思考汇总,以期共同深挖行业价值。 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是中国领先的商业地产研究机构,实时监测和掌控国内外商业地产最新变化,汇集最全面及时的中国商业地产市场数据,面向广大政府机构、开发商、零售商、投资者、房地产咨询机构提供商业地产最新资讯、专业解读,并定期发布月度、季度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把脉中国商业地产,引领行业前沿思维。 中国购物中心现有存量近6000家,每年仍将以400家左右速度增加。大量购物中心的集中供应加剧了品牌稀缺,给购物中心带来诸多问题:品牌同质化、招商难等问题。相比,电商凭借平台优势,在品牌丰富度、时尚传播以及价值聚合方面,逐步侵蚀传统商业。实体商业如何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的优势,扩大自身影响力与传播性,是实体商业着力解决的问题。 快闪店根据人格化的个性特征,提供一个短期聚集消费者的效应,由于其呈现速度快、部落特征明显、口碑效应足,快闪店很快成为推进中国零售市场的时尚风向标。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选取了中国内地1390家快闪店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研究快闪店业态在中国的起源、演进及影响,寻找它与购物价值传递的强关系。 时尚集团联合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从“时尚”这一视角出发,以层次分析法对购物中心的评估指标进行了拆分与搭建。并邀请了三十余位时尚行业和商业地产领域的专家进行打分评估。力求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为“时尚购物中心”这一多准则且与审美趣味相关的定性问题,构建科学的评估机制。 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市场,中国文化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约6.2%,在前十大经济体中领先。由此表明,文化及相关产业是当前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总量持续快速增长,比重日益上升。 在此背景下,目前已有超过1/3的百强房企进入到了文旅地产领域。但过往文旅一直被用来作为拿地或营销的噱头,概念强于落地。作为以服务为核心的产业地产,文旅地产需要思考消费特征及需求变化、市场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依靠良好的运营使资产保值、增值,其发展应真正着眼于资产运营层面而非营销层面。随着未来度假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常态化生活方式,文旅地产将开启房地产行业的下一个黄金十年。 百货业已被唱衰五年有余,从业者陷入集体焦虑。加体验、上餐饮、做电商、运营公账号,各种探索轮番上阵,行业进入变革转型期。本报告选取了67个代表型百货门店作为样本,结合线上线下价值重构、行业回归零售本质的趋势进行研究。以期能在行业震荡期,为从业者提供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思考角度。 雄安新区规划的发布,规格之高、立意之远已经使其成为了房地产行业2017年度的头等大事,也将在未来五到十年内深刻影响中国房地产和国家经济结构变革的走向。本文从城市发展模式角度探讨新区商业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探寻雄安新区商业市场的机会,于不确定中寻找确定的力量。 近年来,过量碳排放引发的气候变化已直接威胁到人类当下及未来的健康和生存。节能减排已经从一种环保意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了需要国际协同的人类可持续发展项目。在我国,建筑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45%,其中商业建筑排放量占70%以上。 购物中心作为一种人流密度最大、开放性最强的消费场景,在节能减排方面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联合野生救援机构WildAid,共同倡导商业地产领域的节能减排。本报告选取了国内外多个购物中心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蓝色购物中心的发展路径,为购物中心向蓝发展提供参考。 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审美导向、价值观契合的新型个性化消费主张已经走向前台,成为共识。打着新零售旗号的渠道创新层出不穷,但供给端的品牌却尚未迎头赶上,消费者依旧“没得可买”。近年来设计师品牌虽广泛孕育,却难以与强势品牌对抗担当主流。“明星+设计师”的方式为原创品牌的市场化带来的新的曙光。在线上线下价值重构的震荡期,明星店的流量运营,同时为实体商业的流量经济带来了新的启发。本研究筛选出322个影响力较大的明星店铺品牌,对其发展情况与脉络进行分析,为实体商业与泛娱乐化产业的互动运营和商业市场的品牌创新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