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万象城的成功,让人们对商业地产的未来充满期待。但是在市场分化的当下,运营能力正变得越来越稀缺。
根据睿意德商业地产研究中心及中商数据的数据显示,2017 年上海市商业项目存量面积 1616 万平方米,其中新增购物中心体量296.3万平方米,新入市项目46个。增长体量方面,过去 4 年呈现持续高增长趋势,预计2018年将达到706万平方米,同比增幅接近40%。 以上是量的方面,从质的方面来看,上海市场也领先全国。“上海市场经过多年沉淀,在消费市场上已形成规模效应,品牌和消费者双向买单。不仅国外品牌进入内地首选上海,新业态、新品牌的孵化和市场化,通常也集中于此。”睿意德商业地产研究中心在报告中表示。 在2017年新入市的项目中,9月份开业的吴中路万象城,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和业内人士的关注。 万象城:商业地产标杆 地铁十号线坐到紫藤路站,不用出站,走过一段地下商场,就可以直接进到万象城地下一层。 从这段地下商场的装饰和商铺可以看出,万象城定位偏高端。其中有一家面积不大的健身商铺,里面没有任何器材,唯一的装备是一套穿在身上的衣服(外形颇似贝贝佳),原理是依靠高频震动减肥——人本身并不需要动。 “我们针对的是高净值人群。”接待人员说。 进到万象城里面,偏暖色调的光、开阔的空间、给人别致感的整体设计、还有淡淡的香水味(颇似南京西路恒隆广场),让其偏高端的定位更加凸显。 “万象城这个作品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十年之前我就开始参与这个项目的建设。”上海申通地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通地铁”)总经理庄巍对《中国房地产金融》表示,万象城是申通地铁目前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数据显示,万象城总体量53万平方米,其中包括24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14万平方米的超A级写字楼、以及3万平方米的国际轻奢时尚酒店。 除了项目的大体量和设计的高水准,入驻的商铺是万象城另一个很突出的点。 首先是科技感。地下一层入驻了小米之家,店员告诉《中国房地产金融》,上海目前总共只有 8 家小米之家直营店。六层入驻了高端电脑品牌“外星人”,店内装修风格颇具科幻的硬冷感,并且配有试玩区。此外,特斯拉在一层摆了展台,展出Model S和Model X。 其次是艺术感。消费者所感觉到的艺术感,一部分来自商场的整体设计——比如中庭的大型公共艺术品。与此同时,商铺通过精心的布局和设计,强化了这种艺术感,比如入驻一楼的阿迪达斯,比别处的阿迪达斯更具空间感。除此之外,也有专门做艺术展的商铺。 再次是业态的丰富性,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体育健身配套上。商场四楼有面积颇大的滑冰场,五楼有健身中心,透过玻璃能看到里面挥汗如雨的健身者。 一家冷饮店的店员告诉《中国房地产金融》,周末的时候万象城的人流量很大,“这里的店铺挺高端的,虽然位置不是市中心,但是很多人愿意过来逛。” “万象城是2017年很成功的案例,它的体量很大,商铺也很高端。”一位研究商业地产的业内人士表示。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拥有万象城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也并不是所有城市的商业地产,都有上海这么成熟的市场和客群。 戴德梁行2017年初发布的报告称,东北三省的商业地产库存量巨大,未来两到三年很难摆脱库存压力。市场分化,是 2017 年国内商业地产的发展现状。 轨道+物业:开发商和地铁方的“共路” 跟着轨道交通发展,是商业地产的发展趋势。 数据显示,2017 年新增购物中心离地铁站点距离平均为1千米,2/3的新增购物中心离地铁站距离在800米以内。 根据睿意德发布的2025年规划中上海商业项目分布指南,上海2025年新一轮规划将依托轨道交通网络,实施集约紧凑的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发展模式。 庄巍表示,申通地铁从2009年开始探索地铁上盖,到目前已有多个作品面世。仅2017年9月份,就有三个作品推出,除了吴中路的万象城,还有汉中路的星贸中心和五角场的地下空间。此外,申通地铁和万科在青浦合作的“天空之城”也备受关注。 “(天空之城)大概有50万平方米,其中有社区、商业、住宅、办公,一两年以后会呈现出一个非常好的状态。”庄巍说,“我们是希望它像宫崎峻的电影《天空之城》里一样,成为一个非常方便、品质非常高的社区。” 众所周知,万科正在大力发展“轨道+物业”,目前正与深铁集团合作进行相关布局。万科总裁郁亮在2017年初表示,应大力发展租赁住宅和“轨道+物业”的模式,从而解决大城市住房供应不足、中小城市库存积压的城市分化问题。 “轨道+物业”不仅是万科这样的开发商在探索商业地产发展时所瞄准的模式,同时也是申通地铁在探索可持续发展时,总结出来的可行之路。 庄巍表示,地铁的收入分为票务收入和非票务收入,其中票务收入等于票价乘以人数。“全世界只有香港,仅凭借票务收入就实现盈利。轨道物业无疑可以增加非票务收入,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加票务收入。” 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上海地铁日均客流达到954.2万人次,工作日客流超过1000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达到1187万人次。 据了解,与以往的地铁上盖不同,在万象城这个项目中,申通地铁是控股方。因此在项目的运营上——比如招商和广告,拥有雄厚资源的申通地铁,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 随着国家加快发展存量市场,作为国企的申通地铁,将越来越希求运营能力。 据了解,在上海的70万套租赁住房中,申通地铁承担了其中的2万套,这意味着:其一,申通地铁需要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公寓运营者(而非开发商和商业地产运营者);其二,以往转让股权引入合作伙伴的做法需要调整,如何运营存量资产变成当务之急。 庄巍对《中国房地产金融》透露,天空之城将在万象城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迭代。可以想象,众多消费者和业内人士,已经开始翘首以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