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搬到江北生活会很不方便,没想到家门口就有一个苏尚生活广场,让我们这样的上班族省心多了。”刚在南京浦口江畔明珠广场租了个房准备入住的市民李女士说。 欢迎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苏宁小店要成为苏宁对消费者服务最后100米的平台。基于苏宁互联网门店的O2O模式,用户不仅可以在线上通过苏宁小店APP下单,享受送货上门或自提服务,线下还设置了无人货架和自助售卖机。依靠苏宁强大的自建物流体系,可以满足半径500米范围内15分钟配送。”苏宁小店相关负责人这样介绍。此外,苏宁小店将提供免费WiFi,打印、复印、扫描,共享充电宝、雨伞等服务,还将依托苏宁售后提供电器维修、洗衣、水电煤缴费等智能便捷服务。 此外,社区商业因其功能的特殊性,业态配比有别于大型购物中心和步行街。其生活服务业态是主导,约占80%,而超市和餐饮又是其中两大重点业态,超市必须突出生鲜,重点解决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菜篮子”问题,餐饮业态规划占比高达30%以上,餐饮应以社区居民日常简餐、便餐为主流。 今年以来,新华经济分析师发现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无论是房地产商还是商业巨头均在布局社区商业。家门口的繁华,能否告别小店、小饭馆,变得高大上? “最基本的消费,一定是在社区解决。由于城市不一样,区域不一样,消费群体不一样,打造社区商业需要精准定位、错位同质化、打造个性化。社区商业未来发展空间很大,经营也最长久。”张雁宁认为,有别于城市中以零售、餐饮、娱乐为主的“巨无霸”式的商业综合体,服务以社区居民为主体,服务半径在2-3公里范围的社区商业形态正逐渐成为城市商业的基础,并逐渐成为未来商业地产发展的新增长点。 据了解,今年7月,相关部门已正式启动全国标准化社区商业中心示范工程建设,以带动“一站式、综合性、多功能、高品质、互联网+”的“标准化社区商业中心”模式走向全国,走进社区,满足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彻底改变我国城市长期以来“社区有商业没中心”的现状。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一批房地产企业,包括保利、万科、华润、招商、恒大等也纷纷布局社区商业。今年,苏宁从与恒大的合作升级,到与万达、碧桂园等地产商接连牵手,苏宁地产朋友圈持续扩大。例如,苏宁与碧桂园约定,预计今年内将有600家苏宁小店、苏宁直营店等智慧零售业态店入驻碧桂园物业。 社区商业要关注谁?南京正和荟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敏表示,社区里有老人、青年和孩子,这是社区商业要服务的对象。2025年老年人将达到3亿,2030年空巢老人将达到1.8亿。以此为契合点,围绕居家养老,将“医养结合”和“商养结合”作为社区商业的研究点。在新的社区商业物业里,更多植入托老所、社区病房等产品,引入生鲜超市的配套,让老年人生活更加便捷。此外,要关注孩子和家庭。如南京社区型的配套内,目前还没有从婴童、幼童到升学等各年龄段结合的教育培训,未来可系统引入机构。 在业内人士看来,社区商业要告别“有商业无中心”的状况。“老龄化”的社区商业,缺少统一规划,社区商业缺乏品牌化、连锁化以及互联网化,新兴业态极度匮乏。目前,社区商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痛点,还不能适应消费者提出的新要求。长期以来,地产开发包括商业地产开发,都是自由式生长,配合商业的设施不合理且成本高,很多社区商业,特别是服务业的项目难以进入。“目前,社区商业作为城市活力的毛细血管网,正快速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如若不弥补传统社区商业遗留下的不足,就难以真正满足社区居民的消费需求。”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张雁宁这样表示。 对于家住南京大厂的市民陈响来说,双休日必然要去逛一下美利广场,“美利广场的苏果店可以买到很多网红商品,据说这是全南京最时尚的苏果门店。”南京棠悦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西全表示,美利广场锁定葛塘老大厂区域为主商圈,运营至今,超过5公里范围以外的消费客群占10%,“前期业态比例为:零售近40%,餐饮30%,儿童13%,生活配套17%,随着不断调整和规划,社区的生活配套是后期调整的重点。”
被称为创新型社区商业中心的苏尚生活广场,现已在南京开有四家连锁门店,并有兰园项目、江浦项目、左邻右里和学童生活等多个特色店正在筹备中。“苏尚生活广场提供了独有的一站式百米生活服务,今后苏尚将成立专项组进行3000平米集合业态社区商业综合体的进一步研发,以一站式、多功能、小而美的互联网+实体经营模式,将苏尚特有的‘家商圈’文化做精做深,不断满足居民生活和消费需求。”苏尚生活广场相关人士说。 交汇点记者宋晓华 由绿地商业集团主力打造的首个国家标准化社区商业中心——“生活+社区商业中心”已在北京亮相。标准化社区商业中心以一站式、多功能、小而全的互联网+实体经营模式,通过新店开业和传统农贸市场、老旧小区的升级改造方式,满足居民生活和消费需求。社区商业同时也成为新零售试水的战场,盒马鲜生、缤果盒子等一批新业态超市纷纷瞄准了社区商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