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湖南日报所指出的痛点,6月25日,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落户满1年且在本市稳定就业,或在本市连续缴纳24个月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在限购区域内限购1套商品住房。” 但是,据湖南日报报道,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长沙市商品房供应不存在供需失衡、供应紧张的情况。目前长沙市区户籍人口(347万)加流动人口(249万),人均住房面积已超过45平方米,套均面积已超过125平方米。2018年1至5月,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供应62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77%;新建商品住宅成交731.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91%;市场的存量房、在建房源、土地供应量等主要指标均十分充足。可见,现阶段长沙房价高企,并不是供需矛盾,而是炒房投机行为作祟。 而然,就在2017年3月,长沙楼市迎来拐点,长沙市先后出台了“3·18”“5·20”“9·23”等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这些政策制定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调控和规范楼市,但在《湖南日报》的调查中发现,政策之间衔接不畅、考虑不细,个别条款前后不一,让人摸不着头脑。 也正是在党媒的发声质疑下,长沙市对原有楼市政策进行了加码。 而然在相关细则的规定中,并未覆盖到全部群体,使得部分购房者落入尴尬境地。这在业内人士看来,政策在短时间内前后不一、相互“打架”,从而导致市民对政府调控的决心有疑惑,导致开发商对政府调控的执行力度心存侥幸,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楼市看涨的预期。 6月25日,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将此前的政策漏洞一一堵住。而在被认为长沙人才政策将楼市调控门槛化于无形后,6月28日,长沙对此前的人才政策再打“补丁”,要求博士以上方可享受长沙户籍人口购房政策。 确实,在一手拆违一手拆棚改的推动下,长沙市房地产去库存效果显著。 上述文章写到,2016年长沙市各类房地产企业完成开发投资1300亿元,同比增长30.44%。全年施工面积达1115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6%;房屋竣工面积2098.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02%。房地产“去库存”成效明显,全年累计网签3007.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99%。 近日,面对长沙房地产市场“高烧”不退、炒房成风的现象,《湖南日报》大篇幅批评了长沙楼市乱象,称“调控政策前后不一,强化看涨预期”,“长沙楼市全民进场、遍地刚需”。 时任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在此前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去库存’纳入2016年我国五大经济任务之一,并推出鼓励房企降价、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等政策刺激销售。从2015年开始,长沙通过启动史上最严拆违控违行动和棚户区改造,推出调节供地节奏、推行货币化安置、支持棚改居民购买商品房等一系列引导措施来加快房地产去库存步伐。”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最近一年多来,全国已经有60多个城市发布了多次人才吸引政策,仅2018年前5个月就有超过35个城市发布了40多次人才吸引政策。 6月28日晚,湖南省长沙市政府紧急发布人才购房新规,对此前人才落户购房政策“打补丁”。新的政策明确,只有长沙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的A、B、C、D类人才,才能享受长沙户籍人口购房政策,而人才的认定标准则至少博士、正高职称以上。 而这也被业内认为,人才政策给房地产市场打开了窗户。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人才政策变相的降低了限购门槛,将人才吸引来之后,推向本来就供需结构紧张的房地产市场,这明显带来了房地产市场的上涨预期。大部分城市没有做好吸引人才后如何留住人才的准备,简单的吸引只能导致房地产市场波动。 彼时,英国《金融时报》称,为了抑制楼市销售,中国在地方层面上采取了多项“史无前例”的措施。 仅仅过了两个月,2017年5月20日,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住宅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长沙房地产市场调控再升级,本地户口两套房及以上暂停购买。 各地或继续出台政策打补丁
原标题:党报痛批长沙楼市背后:超35城以引进人才之名给限购开窗 新政规定,父母投靠成年子女落户不满2年的,不得作为单独家庭在限购区域内购买商品住房。未成年人不得单独购买商品住房。落户学校集体户口的在校大学生,不得在限购区域内购买商品住房。夫妻离异后,任何一方2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由于房价上涨过快,多地重启限购模式,并且在短时间内多次加码调控政策。 人民日报旗下侠客岛微信公众号发布《罕见!一省党报痛批楼市乱象,这事儿很有看点》一文指出,2017年5月20日,长沙曾发布限购政策称,非本市户籍家庭要在长沙市连续缴纳12个月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才能购买一套商品住房。 张大伟指出,目前看,全国一线城市严格的限购,叠加房价高,使得很多人才难以居住,这种情况下,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更有吸引力。但人才政策不能成为房地产调控的窗户,房地产限购关上了房地产投资的大门,不能用太宽松的人才引进政策来扩大购房窗户。 可是,三个月后,长沙人才新政细则就将“5·20”门槛化于无形: 拆违、棚改齐上阵,就是为了去库存 张大伟指出,目前大部分城市的人才政策均是可以直接落户,变相的的直接获得购房资格。人才政策不应该和房地产限购挂钩,对人才应该直接补贴购房券,人才公寓,而不是把吸引人才当成吸引购房者来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