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康:实体经济?我不这么表达,一个社会发展到一个阶段,一个周期发展到它的最后阶段都会泡沫化,要把泡沫化去掉,但这个泡沫不是对应实体经济,泡沫是对应真实的需求,真实的需求也包括虚拟经济,所以不应该用这样的对应。我们说未来的产业可能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产业,比如健康,健康不是西医看到的那个解剖学上的东西,健康是心灵的问题,我们讲身心灵,所以这种触及心灵的产业,它应该是个虚拟产业吧?它不是实体经济。 编辑:张煜可李策:您好!您认为要用形而上的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指导投资,您有一些语录: “创业就像谈恋爱。”“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有可能是全世界”等等,关于创业与企业管理的语录,您认为要把哲学和传统文化应用到投资的理念当中,那么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对于创业的广大年轻人,您怎么看用理论指导实践的问题? 易方达黄金ETF联接A000307 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 各大银行及易方达官网有售 荣誉:2015沪上金融创新人物、第三届上海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2008年度国家民政部“中华慈善奖”、2008年度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法国骑士勋章、北京大学教育贡献奖等。 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国际金融专业 德国德累斯顿银行北京代表处中方代表 易方达黄金ETF159934 摄像:姜一鹤 杨立培 路俊 戴志康:资本市场还有点远,资本市场把一个落后的生物科技产业当做它的前沿科技来看待,这本身就是有非常的局限。
【嘉宾介绍】 戴志康:是的,对于生命科技这个行当里面,大家都拿生物科技来作为代表,这本身就是一个还没到位的一种思路。一个大时代的切换,要突破瓶颈,20年前,马云创业,人们都把他当骗子,而现在很热闹的讲故事的都是过去的人,那些现在被认作骗子的人可能就是未来的精英和主角。 戴志康:这些理念只是给我们智慧,它不直接指导我们具体的生意和事业。我刚才提到真正伟大的创业要建构在科学的第一性原理上,我看到现在做的生命科学的很多创业,比如在健康医疗行业,根本没有提升生命科学,是在原有对生命局部理解的基础上所做的创业,我感觉那就是泡沫,是沙滩上建高楼。所以要重新回归到哲学智慧指导下的,对于生命科学、生命科技的第一性原理的探索上来,只有这样的根基才能跟产业相结合,不是说一个哲学理念直接跟产业结合,这些理念要落到科学技术层面,只有科技才能产业化,所以中医的产业化就是要有中医的现代化,要有中医的生命科学这样的一个基础。今天要讲创业是因为过去40年,我们所熟悉的、熟练的玩的这些游戏快要收场了,不创业,大家没有未来,没有就业,没有GDP。创业是这个时代特征,正如我们三四十年前的创业是另一个周期的开始。 戴志康: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应该有中国人,因为中国是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应该在全球所有的地方都有我们中国人的地盘。 李策:您的下一步发展战略,您觉得自己的规划当中比较看重的是哪一块? 李策:CDR和独角兽的回归也是热门话题,香港交易所针关注推进中国版“CDR”与迎接“独角兽”,退出了幅度最大的上市制度改革,聚焦生物科技、同股不同权和第二上市三个方面,您如何看待内地市场这方面的相关举措?怎么看独角兽和CDR等新的机会和风险? 戴志康:我现在就是做大健康产业,我希望我们的健康产业既能立足国内,也能走向世界。 作者:李策 在您看来,成功的企业要如何转型,进而趋利避害? 李策:您前面也提到了您的国际投资和海外投资的理念:“就是看是不是一块肥肉,能不能把握到机会。” 对于接下来全球市场的风险和机遇您怎么看? 【后缀】 李策:也是像您说的要打破一个旧世界? 三,企业转型 布局新经济撑起未来繁华 海南证券公司部门经理 各大券商有售 在2015年退出房地产行业之前,就已经在寻找下一个时代要做的事,寻找新的行业。放弃房地产之后,戴志康思考了两件事,一是文化板块,二是大健康。证大文化在新三板挂牌,重点做艺术品的投资和交易。艺术品高端是资产配置的一部分,艺术品中低端是人们客厅里面的消费品,属于消费升级。在《首席对策》专访中,戴志康表示:“我现在就是做大健康产业,我希望我们的健康产业既能立足国内,也能走向世界。”戴志康希望结合传统中医的智慧及现在最新科技来解决看病难、治病难的问题。 戴志康:人必须去经受这样的教训才能成长。 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李策:很多年轻人去创业比较盲目,跟随时代的潮流,但是屡屡碰壁,对于有一腔热血的年轻人,但是他们没有受到很好的制度和规则的保护,也走了很多的弯路,对于这些创业的年轻人,您有什么样的忠告? 李策:目前面临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大健康和消费行业、医疗产业,是不是已经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投资机会,下一步怎么看这些行业的发展? 戴志康:是的,要勇于把过去所谓的成就当做垫脚石,归零的心态往前走。 李策:现在我们中国人在这方面,您觉得具备这样的素质吗? 1998年改制成立创建证大集团,任董事长至今 证大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常务理事、上海新沪商联合会轮值主席——戴志康。 李策:您提到过企业要不断地转型,看好“互联网+”,大健康方面的投资机会, 戴志康:所以我们真正要去除的是泡沫,泡沫不只是在金融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我看现在的医疗健康市场,每个市场、每个行业里面都有泡沫。 【《首席对策》专访戴志康精选文字实录】 李策:您觉得这些教训对年轻人是有利的? 【本期《首席对策》访谈提要】 戴志康:我们不要去谈那个创业的坑,我们要赢得一个战斗,各种坑都应该爬一下。 感谢易方达基金对《首席对策》的赞助播出 戴志康:形势所迫,中国人必须往外冲,国内市场没那么多机会。 管理中国第一家公募基金富岛基金, 李策:有诸多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前30年的发展,主要靠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拉动,目前新经济引人关注,也有“脱序向实”的政策引导, 在选择投资标的和行业时,有没有出现新的转变和突破? 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不断转型,正如他在专访中所言:“市场饱和了,很多产业饱和了,需要思考升级换代,因为消费在升级,人们对身外之物的追求,更多更好还要更快,但是回到人的本质需要,人到底需要什么,人实际上需要的是健康、长寿、快乐,社会的和谐。”新经济必须以实体经济唱主角,同时在金融产业、互联网+上做文章。关于布局新经济的问题,戴志康强调:“这个物质世界已经建设得有些过头了,再在这个地方挖掘价值,就我个人来说已经没有生命意义了。所以我要去挖掘非物质的价值,正好我对这样的事情有感觉,有热爱。” 如今,他最关注的事业,是中医大健康和文化艺术。 戴志康:过去40年,我们主要是跟着西方社会,我们引进一批又一批的产业,然后倒过来我们再把这些产业的产品往全世界输送,但是却遇到市场饱和了,这些产业已经无法延续,所以需要思考升级换代,因为消费在升级,人们对身外之物的追求,更多更好还要更快,但是回到人的本质需要,人到底需要什么,人实际上需要的是健康、长寿、快乐,而健康、长寿、快乐,包括社会的和谐、和平,它跟我们过去追求的GDP多快好省,不是一回事儿。 戴志康:我不会想那么太多,我是想用我们自己能够够得着的资源,来为我们自己心里所感受到的,这种迫切的真正的需求来做创造。我们能够得着的资源是指你会什么,你能组织起什么来,比如讲大健康产业,我们中国人在大健康领域所有的优势资源是我们中医和中医背后的文化,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当下社会已经存在的,但是还没很好地得到解决的,就像慢性病的大爆发,肿瘤、癌症这些,没人能解决,我觉得这些需求是刚性的,而且这样的问题还在继续扩大、扩展。西医认为这是不治之症,而我相信在中医里面从来就没有不治之症的说法,中医的文化理念是问题的解决方式不是针对问题本身,而是针对大系统进行调理,调理和谐了,很多病就不知不觉消失了。中医的理念是生命是整体的,某个局部出问题,它的问题不在这个局部,而在于生命的整体能量平衡出了问题。 戴志康 二 创业者是自己逼自己的人 实际上,这句话是戴志康先生总结这些年创业投资的一个重要心得。从技术工程师到产品经理、企业家,再到天使投资人,他攒下了不少创业与投资的实战经验。对于青年创业理念的问题。戴志康在专访中强调:“创业需要虐心,要主动挑战,鼓励创业者在他最难的时候,迎着困难上,去面对它。” 从2010年开始,证大集团就布局互联网领域的投资,“投资2000万元做孵化,结果干了两年不成功,关门重新来过。”2012年,戴志康投资的喜马拉雅FM正式上线,“那个时代的背景叫娱乐,最火的是游戏公司。他想反其道而行。就开始做知识分享做教育,到2016年终于可以进行内容收费了。”戴志康说,对喜马拉雅FM的投资和运营,算是一次基本成功的“创业”。 一,下半辈子交给健康产业 做中医现代化复兴 |
- 上一篇:多地发布“升级版”房地产调控措施
- 下一篇:房地产调控将向三四线城市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