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薪+断供潮,钱紧日子来了!金融、地产、银行、互联网全逃不掉 2018-07-23 07:44 来源:大猫财经 银行 /互联网 /公司 原标题:降薪+断供潮,钱紧日子来了!金融、地产、银行、互联网全逃不掉 01 最近大量的金融民工都在讨论自己降薪或者裁员的事情,最火热的就是证券公司: 最新的消息是中信证券降薪三成。 中信证券2017年年报显示,当年该公司“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74亿元,员工总数为16161人,人均薪酬达45.79万元,而2016年的员工人均薪酬是66.55万元,下降幅度达到了31.19%。 同期,中信证券的员工总数下降4.73%,看起来裁员的力度也不小。 稍早一点,中信建投的高管们也减薪不少。 前两年市场好的时候,中信建投的业务骨干年终奖要发500万,但2017年年报显示他们的12位高管税前工资下降,其中8名下降了一到两成,4名下降超过20%。 职工费用更是减少了1.79亿元,下降幅度达到4.18%,减少的部分主要是绩效工资,主要是他们的“成本效益年”活动管控经营成本导致的。 接着是海通证券变相裁员,微博大V曹山石顺带跟着发声: 调剂你,去不去都得去,我们可没有裁员,自己看着办。 差不多同时,申万宏源投行部的一个员工晒出了自己的工资条:月工资5000都不到,这就是传说中高大上的金融民工吗? 不只是投行,申万营业部的员工降薪还不起房贷,只好找高管借钱,领导真是革命的友谊啊。 还有的公司强化了考勤纪律,比如民生证券,要给号称“空中飞人”投行部的员工记考勤,甚至要抽查岗位,金融民工的微信群里一度炸锅。 02 证券公司的生意嘛,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不管是吃佣金还是发新股或者做各种创新业务,基本上都是牛市的时候各项业务都很火热,挣到大钱,到熊市来了,就各种低迷,成交冷淡。 这一点从员工平均薪资也可以看出来: 不论看哪家,都是15年陡然升高,16-17年连续下滑,证券公司的收入和员工薪酬,都是牛市大赚,熊市大跌,跌幅还不小,这个趋势确实挡不住。 甚至有家证券公司的杭州分公司直接裁员50%,剩下的,绩效奖金也大幅下降。 最逗的是,在一些金融群里面,去年还拉皮条到处找项目、张口闭口就是几亿几十亿的大佬们,都转行干起了微商,有的卖零食,有的卖水果,有的卖土特产。虽说有点自嘲的意思,但是金融民工的寒冬还是可见一斑。 有些人因为降薪,甚至断供: 03 有些银行也加入了降薪的行列。 很多银行从业人员的收入持续下降,甚至有些高管发现自己的收入居然比几年前减少了30%。 今年年初,渤海银行168元水果卡事件震惊业内。这一事件被定性为“顶风违纪,挑战权威。”,事情还没处理完,渤海银行又震惊了业内,上个月行里召开中层管理人员大会,公开宣布降薪增效,中层管理人员普遍下降6%的工资,对于级别低的员工并无影响。 不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银行的科技IT人员。这几年银行的柜员等等各类岗位纷纷减少人员,而科技型人才大幅扩招,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算法工程师、数据库设计管理等相关人员大量增加,金融行业向智能化转型。 猫爷母校上海财经大学的信息管理学院年年火爆,毕业生在上海被各大银行的IT部门或者互联网金融公司抢着要,薪资待遇也都不错,选专业要对口啊,现在不论移动互联网、金融科技还是区块链,感觉都是程序员的天下,羡慕啊。 04 房地产企业的员工也不好过,比如绿地控股。 标点财经研究院推出的《2018中国就业季薪金指南》显示,在房地产行业的130家公司中,绿地控股以23.54万元员工平均薪酬排名行业第49位。相较上一年度行业排名第二的46.64万元平均薪酬,大幅下滑45.94%。 几乎腰斩! 具体来看,2017年绿地控股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78.79亿元,比上年的124.47亿元减少45.68亿元。2017年员工总数33473人,比上年的25621人增加6787人。 不过,绿地控股的高管薪酬还在涨。 Wind数据显示,到2017年年底,该公司除独立董事之外的高管人数为17人,且薪酬均在100万元以上,平均薪酬同比涨幅达29.33%。其中仅执行副总裁陈军的薪酬出现小幅下滑,但相比345.48万元年薪,降薪9.39万元实在是没什么影响。薪酬涨幅最大的高管为执行副总裁孙童,461.99万元,涨幅达251.99%,这个高薪,税也要交掉几个员工的年薪了。 这个结果,大概就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缘故吧。 05 不只是金融和地产,就连传说中新兴产业处于上升期的互联网行业里也有一些上市公司不能幸免。 六月底到七月初,途牛的员工在微博上说,途牛正在用降薪的方式逼迫员工主动辞职,据员工透露,此次提成降低了3-5个百分点,克扣了1000元甚至更多。 这次降薪引发很多员工表示抗议,认为这样做是在逼迫员工离职,波及人数可能超过500人。当天,途牛公关负责人对外回应称,降薪及罢工一事确实存在,但并未逼迫员工离职。 不过,途牛烧钱速度确实惊人,14年登陆了纳斯达克,15-17年连续三年亏损共计46.5亿,15年是14.6亿,16年是24.2亿,17年是7.7亿。 2017年缩紧节流,亏损终于收窄,后续不知道经营什么时候能够持平回本甚至开始盈利。 在线旅游行业门槛也没那么高,竞争对手不少,大家模式都差不多,后续的增长还比较存疑,业绩不好就开始节约成本降薪裁员了。 金融地产互联网,这还都是吸金行业,而那些普通的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当然,最惨的还是近期频频爆雷的P2P或者网贷,公司都跑路了,不存在什么降薪裁员的事儿。 06 虽然每家公司降薪、裁员的力度不同,但都反映了当下的低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