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国际贸易环境转变 80年代中期,日美贸易摩擦不断升温。在此背景下,欧美国家和日本在1985年9月达成了促使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 随后,日元指数于1988年11月升值到64.82,自此日本经济增长动力开始显露疲软之势,日本政府在随后的17个月内允许日元汇率指数逐步下行到49.98,阶段性贬值幅度接近25%。 4.国内房地产政策转向 欧美的持续施压,使得日本政府面临方向性抉择——是稳定房地产泡沫还是刺激日元继续升值。 最后,日本政府选择了大幅紧缩货币政策、主动刺破房地产和资本市场泡沫、刺激日元加速升值的策略。 从1989年5月开始,日本央行连续3次提高贴现利率。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日本银行利率从2.5%上调至海湾战争前夕的6%。急剧收紧的货币和信贷政策使得日元汇率继续升值,同时也导致了日本楼市、股市迅速暴跌。 3 房地产泡沫破裂 日本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首先刺破了股票市场的泡沫。1990年1月12日,日经指数暴跌70%,此后,日本股市陷入了长达20年的熊市之中。 日本股票价格的大幅下跌,使几乎所有银行、企业和证券公司出现巨额亏损。公司破产导致其拥有的大量不动产涌入市场,顿时房地产市场出现供过于求,房价出现下跌的趋势。 随后,日本政府又出台“地价税”政策,规定凡持有土地者每年必须交纳一定比例的税收。 在房地产繁荣时期囤积了大量土地的所有者纷纷出售土地,巨大的地产泡沫自东京开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土地和房屋根本卖不出去,陆续竣工的楼房没有住户,空置的房屋到处都是,房地产价格一泻千里。 1991年,也就是崩盘元年,东京房价下跌了20-30%,随后一直下跌,持续了将近15年,跌幅一度达到65%,泡沫破裂。 |
- 上一篇:房地产契税新政策有哪些规定?
- 下一篇:房地产各项政策挤压,各板块承受着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