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研究了过去上百年世界上十几个经济体的人口流动趋势,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等,我重点讲两个,一个是美国,一个日本,日本相当于我们一个半山东省,他的人地关系是比较紧张的,美国土地是比较充裕的,因为人口只有3.2亿人口,国土面积跟中国差不多,可用国土更多。 我们来看过去一百年日本人口流动的趋势。十分清楚,日本大都市圈人口占比是不断上升的,日本1.3亿人,3600万在东京。韩国5000万人,2500万在首尔。从过去100年日本几个大的都市圈的发展历程看,大都市圈都是在不断的扩张。 有人会说日本韩国土地资源紧张,所以人都去了都市圈。我们来看美国过去将近上百年的人口流动趋势,大家看是什么趋势呢?大都市圈人口比重也是不断上升的。无论是人地关系紧张的韩国日本,还是人地关系不紧张的美国,人都在不断的往大都市圈流入,美国巴西意大利英国日本┄┄,不管什么样的经济体,绝大多数的经济体过去的100年人口都在向都市圈流入。 图表 美国人口往大都市圈迁移 图表 各国经济集中度 这个是联合国的数据,二战以来我们可以看到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人口都在增长,但是我们看的很清楚,大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远远高于中小城市的。中国过去这几十年也是这样,偶尔有一些阶段性的往中西部回流,但是大的趋势往大都市圈流入中国还远远没有结束,人在不断往都市圈流入。为什么呢?因为大的都市圈更有活力更有效率,更能为年轻人带来就业机会,实现梦想,为高净值人士带来优质公共资源。 图表 全球人口迁移趋势:大都市圈化 图表 中国人口迁移趋势 中国的城镇化率58%,未来干到80%,未来至少新增2亿城市人口,将会有80%进入到中国的19个城市群当中去。 问题已经很清楚了,我们过去城镇化有一个指导思想,控制大城市人口,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区域均衡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东部地区大都市圈过去人口的流动和土地的供应是不匹配的,人口在源源不断流入,但是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人为地减少土地供应,东北、中西部的三四线城市人口长期停滞甚至净流出,但是为了发展中小城镇、区域均衡发展,过度增加土地供应,人口流动是市场决定的,人往高处走、人随产业走,但土地供应是行政管制的。所以导致了什么呢?我们的人地分离、供求错配,导致一二线城市房价过高,三四线的库存过高,这都是很清楚的。 那大家也会说人往大的都市圈来,会不会引发大城市病呢?我们北京的城市面积大约跟东京差不多,但是东京3600万人,北京是2200万人,首尔城市面积是北京的一半,人口2500万人,也比北京多。为什么他们的城市面积比我们小,但是人口积聚比我们还多?更重要的他们的大城市病反而没有我们严重,为什么呢?给大家看两张图,我们的城市规划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这是北京的规范交通,稀稀拉拉的,看不出来稀稀拉拉的?这是东京的,有对比才有伤害。东京3600万人,人均轨道交通里程是北京的4倍,中国的大城市不是人口限制问题,而是城市规划的改善,东京3600万人,80%的人轨道交通出行,我们20%,大量采取了小汽车、电车和出租车的不效率出行方式。所以,长效机制就是人地挂钩、供求平衡以及货币金融政策稳定、需求平稳释放。 这是今天给大家报告的主要观点。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深信市场经济的理念已经在这个国家扎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了推动改革的勇气和决心,我们深信经过改革转型洗礼之后的中国经济将更加光明!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