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城市,是18年以来房价上涨幅度较大的城市,而且货币化安置比例都很高。2016年以来,呼和浩特共安置30000多棚改户,其中约95%的棚户区改造实施了货币化补偿安置,而长春提出对棚改户的货币化安置比例不低于50%,6个月内买房还有房屋评估金额10%的购房奖励。 因为三四线城市的基数实在是太大了。如果按照地级城市统计,那么三四线有260个以上,如果加上县级市,三四线城市数量则高达600个以上;最后再算上县城,有2000个以上。 尽管诸多媒体和新闻,一直在对三四线的房价泼冷水,可房价下跌的情况迟迟没有到来。眼下最焦虑的就是三四线群体,买房,怕跌,不买房,怕还涨。 也就是说,2016年三四线的楼市,是用0.43万亿棚改货币撬动了4.72万亿的销售额。这一波操作,相比08年的大水漫灌,不知高明到哪里去了。 这个强刺激,就是棚改货币化安置。 以往每当调控政策松绑后,全国房价都会陆续上涨。而一二线和三四线房价出现如此巨大的分化,这是10多年来没有过的现象。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复盘本轮上涨:一线看货币,二线看预期,三四线看国运!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2012年的时候,三四线楼市危机的新闻几乎到了铺天盖地的地步。也就是那个时候,三四线普遍给人一种“处处铺满地雷”的感觉。 这些新市民,都去大城市是不可能的。围绕在一线、强二线、省会城市周边的三四线,将承担卫星城的引流角色。 “三四线房产,给我我都不要。” 如同一个体质孱弱的人,每当准备好姿势起跑,就要被障碍物绊倒一样。绊倒的次数多了,再站起来也是困难的。 最热的新闻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易居,2012年搞出一个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风险排行榜——在参与测评的287个城市中,房地产风险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西北的四线城市,风险度前50强几乎都被三四线城市占据。 由央妈借钱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把钱补贴给拆迁户,拆迁户拿着钱去找开发商买房,开发商高价拍地把钱交到地方政府手上。地方政府再把卖地的钱给央妈还债。 所以,整个链条你看懂了吗?央妈借的钱还回来了,地方政府的债务解套了,开发商去库存了,拆迁户还多了N套房。这是多方共赢啊。 此时,一些三四线政府的财政就要支撑不住,几乎是灯尽油枯的状态。 “即使现在涨了,今后一定大跌。” 至于年轻人,与其着急买房子,不如想想如何去大城市提高自己的赚钱能力。 真正的大规模杠杆,来源于因为房价上涨不得不及时买房的人。这群人,使用了按揭和公积金买房,用未来20-30年的财富慢慢偿还。 看到新闻后,越来越多媒体发声,认为三四线城市的房价马上就要跌了。但我希望三四线的朋友们,还是多去实地考察自己所在地区的情况。 8月份以来,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城市收紧棚改货币化。 每一次调控的时候,都是因为一二线城市价格很高,三四线城市还没开始涨就调控,所以房价下跌;等下一次再涨上来的时候,三四线城市刚开始涨的时候又掉了,所以三四线城市每次想往上走的时候就要被调控。 典型的例子就是大本营在惠州的光耀地产,在2010、2011年高速扩张时期,拿下惠东莞、佛山、湛江、汕尾、临沂、威海,大多是三四线城市的地块,遭遇资金链断裂危机,破产跑路。 如今,三四线土地卖不出去,库存高企,房地产由赚钱的机器变成负债地雷的时候,一些三四线城市连平衡债务的收入都没了。去库存,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小县城的棚改,是房价上涨的最后一棒。 呼和浩特停止房地产去库存。 而棚改货币化的实质,是一次非常精妙的杠杆转移。 2013年楼市放松调控以后,房价上涨的主角城市是一线和沿海地区,三四线城市一蹶不振,甚至温州、鄂尔多斯等地房价大跌。 从2016年以来,三四线城市房价开启了惊人的上涨趋势--温州、金华、荆州、嵊州……为啥不被看好的三四线都在大涨? 同属三四线城市的唐山、烟台、营口库存扎堆,要成为鬼城。 但事实有这么简单就好了。 由于大部分三四线基本面差,人口净流出,只有经过外界的强刺激,才能激发活力,推动房价上涨。 截止到2030年,我们至少还有12年的城镇化红利期。这篇真诚的买房建议请收好!
作者:感冒的猫叔;来源:猫叔聊地产(ID:maoshuhouse) 不是卫星城的三四线的房产很难变现,所以不建议牺牲父母半辈子的积蓄买老家的房子(一二线房子可以)。对父母来说,未来的养老资金才是最宝贵的。没有必要把父母节约的钱浪费在房子上,尽量让他们安度晚年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给在大城市漂泊的年轻人说一句:即使买不上一二线的房产,大城市周边的三四线也绝对是有能力够得上的。截止到2030年,我们至少还有12年的城镇化红利期。 我们知道一个常识:如果一个城市长期人口净流出,库存过高,那么房价是涨不起来的。 比如传闻,南通去库存要15年。 那么三四线的房价到底什么时候结束上涨呢? 后来任志强站出来说,每一轮调控对三四线伤害是最大的。因为房价是有传导性的,一线城市上涨以后,可能要到三个月左右才传导到二线城市,然后再用一个季度左右传导到三四线。
人工智能朗读: 因为,以都市圈为核心的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2030年,中国会迎来3亿新市民。未来的新市民,包括通过农民前往城市务工所带动的举家向城市搬迁、农村家庭在城镇购房安家、学生上学后留在城市就业等方式向城市融入的新居民群体。 08年四万亿政策出台,全国出现了从小县城到一线大城市的房价普遍上涨的行情。面对疯狂的牛市,开发商们大举拿地,丝毫不考虑三四线城市的根本不需要太多房子。后来,从10年开始,楼市进入全国调控的阶段,同一时期,从小城市到大城市,调控不断加码。 三四线棚改的势能,就像一辆载重很大的巨型卡车,停止去库存、减少棚改货币化,相当于减速,但是不可能立刻刹车,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惯性前行。即使颁布政策,传导到市场,也大概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 贵阳库存要消化4年。 1、唱衰三四线的起因 唱衰三四线楼市的论调大概什么时候产生的呢?大概在2011年。 如果县城买房的拆迁户越来越少,那么说明楼市即将进入盘整期。这个时候哪怕是刚需都要谨慎进入了。 4、真诚的建议 比如长春,新启动的棚改项目取消货币化安置购房奖励。 2、三四线房价上涨的本质 兴业地产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 2016年,估算全国三四线销售总金额是4.72万亿。其中,居民自有资金仅1.25万亿。3.47万亿就是货币加的杠杆,比例高达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