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日前也表示,开发商洗牌仅剩三年时间。他认为,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的房地产行业,资金流向将决定企业的去留。因此,未来2至3年时间内,整个中国每年都有新开工项目的开发商数量可能会减到10000家以内,甚至5000家。高伟 梁倩 业内分析企业集中度将进一步增加 事实上,近年来多个上市房企更名,以改变投资方向,今年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具体来看,2015年,有10余家房企更名,其中国兴地产更名为财信发展,亿城控股先后更名为亿城投资和海航投资,转而进入金融资本类。华业地产更名为华业资本,运盛实业更名为运盛医疗,进入医疗健康行业。同时,莱茵置业更名为莱茵体育,方兴地产更名为中国金茂。 调整 房地产行业内部洗牌加速 对此,回建强表示,企业更名是十分慎重的事,现阶段更名多代表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正进行转型或扩展。 清华大学教授江忆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行业目前面临着严重产能过剩问题。与此同时,在房地产行业下滑的影响下,建材行业更是出现了全行业过剩情况。 “您现在看到的已经是现房了,交钱三天后就能拿到房。”接待完这个月的第二个客户后,他告诉记者,“现在房地产销售市场和天气一样,没有一丝暖意。很多同事都离职去了省会,那儿市场还相对好些。” 发力 促需求政策有望继续加码 夏菲是我国中部省份一个地级市的房地产销售人员,由于地处四线城市,他所在的项目存在着严重的积压现象。为了能开发更多客户,这段时间他每天打出的电话数量已经上升到之前的3倍之多。“但得到的回应更多是对方瞬间挂断电话,有时甚至会受到责骂。” 今年5月份,陈琛在廊坊市燕郊镇看中了一套单价8000元的二手房,回老家辽宁和父母商量了一周后,这套房子单价已经涨到12000元。不仅如此,当地的房价在短时间内纷纷提价。像陈琛这样已经交了定金的先期认购客户被中介公司大量毁约,当地的房地产中介为了提价愿意向他赔付双倍的违约金。最终,陈琛做了妥协,在总价上追加了近40万元后买下了这套房子。 任志强表示,“房企核心盈利能力下滑,财务风险加剧,融资难度加大,库存高企难消,这种种迹象表明,房地产不再具备过去高增长的能力。”他认为,在长期去库存压力下,未来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7%至8%的利润率将成为常态。 夏菲所描述的情形是他所在的三四线小城的普遍现象,也是今年房地产市场疲软的一个缩影。当地有关负责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卖出的土地也大幅减少,卖掉的几个地块还是降价卖出的。“而之前土地财政最高时可以占到总财政收入的60%以上。” 在业内看来,房企加速去房地产化的主要原因是利润的大幅下滑。根据WIND资讯近期的数据统计显示,申万一级行业下房地产类142家房企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28.4%,净利润率仅为9.66%,较2014年同期的32.92%与11.31%分别下滑4.52个百分点和1.65个百分点。142家房企中,67家净利润下滑,占比高达47%。而净利下滑的企业中,下滑幅度超过100%的多达28家。 2016年房地产政策面将趋向宽松 针对国内房地产市场大范围库存过剩的情况,中国指数研究院分析认为,在经济增速下行和高库存压力下,今年以来,政府更加重视房地产在促进消费和拉动投资方面的重要作用,政策聚焦于挖掘房地产消费潜能,鼓励需求入市,进而恢复并带动投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