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从滞涨到通缩,政策应从偏紧到适度宽松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8-12-25 11:40
天赐良机 天伦之乐的意思 天伦之乐是什么意思 天塌地陷 天王老子 天字成语 田猜一个成语 田打一成语 通家之好

经济从滞涨到通缩,政策应从偏紧到适度宽松——全面解读11月经济金融数据

2018-12-15 21:55 来源:泽平宏观 人才 /融资 /制造业

原标题:经济从滞涨到通缩,政策应从偏紧到适度宽松——全面解读11月经济金融数据

文 恒大研究院 任泽平 罗志恒 甘源

孙婉莹等

事件

11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5.4%,前值5.9%;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8.1%,前值8.6%;1-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5.9%,前值5.7%。11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52万亿元,前值7288亿元; M2同比8%,前值8%;新增人民币贷款1.25万亿元,前值6970亿元。

正文

1 核心观点:经济周期从滞涨到通缩,政策应从偏紧到适度宽松

当前六大周期运行:世界经济见顶回落、金融从去杠杆到稳杠杆、产能新周期筑底、房地产调控尾声、主动去库存周期、新政治周期。

我们判断当前经济处于“增速换挡”的“L型”触底期,2018年下半年-2019年将二次探底,近期增长、物价双双下降,表明经济周期从滞涨转入通缩。美国经济见顶回落、中美贸易战、金融去杠杆、财政整顿、地产调控、去库存等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宏观调控政策应加强逆周期调节对冲,CPI、PPI双降意味着企业实际利率上升,货币政策必须降息降准,金融监管政策应结构性放松支持实体经济,减税和基建应双双发力。10月31日和12月13日政治局会议均强调“六稳”,并弱化金融去杠杆和房地产调控,表明政策开始转暖。未来宏观政策既要防止对冲不及时、力度不够,也要防止力度过大重走老路。

从11月份经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宏观经济的八大特点和趋势:

一、美国经济见顶回落,美元强势叠加全球贸易摩擦,美股领衔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但美国经济基本面仍健康,杠杆率总体可控。贸易摩擦对美国影响开始显现,近期美国经济放缓和股市大跌,让特朗普政府意识到贸易战的代价,冷静下来,重回谈判桌。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特朗普减税、全球贸易摩擦导致资本加速回流美国本土,各国尤其新兴市场普现汇率贬值和股市下跌,土耳其、阿根廷汇率先后崩盘、面临的困境类似1998年东南亚:资产价格泡沫、外债偏高、通胀过高等。

二、受美欧经济放缓和贸易战影响,新出口订单持续回落,抢出口效应退却,出口大降。1)11月中国出口集装箱发往美东、美西的运价指数大幅回落,抢出口现象基本退却。2)新出口订单连续6个月在荣枯线以下,处于近三年低点。3)全球经济放缓,全球制造业PMI为52%,连续7个月下滑,处于2016年10月以来的低点。4)G20虽暂时达成不加征额外关税的共识,但90天谈判结果前途未卜。

三、社融延续下滑,M2历史低位,民营和中小企业纾困政策效果仍不明显。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低,贷款结构较差,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上升,中长期贷款占比下降。11月以来多项政策出台纾解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放松宏观审慎监管指标鼓励银行增加小微企业贷款、为民企发债增信担保、缓解股权质押风险等,但由于前期金融去杠杆过猛叠加经济下行期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政策效果仍待观察。预计未来货币金融会结构性放松,在加大基础货币投放的同时,结构性放松金融监管以加大信用派生能力支持实体经济。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触底略升,基建触底,房地产投资见顶,考虑到金融形势仍紧,未来投资反弹力度有限。今年以来财政制约基建明显,受“举债终身追责”和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影响,地方政府缺乏投资的积极性与资金。随着1213政治局会议提出“稳投资”、“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国办明确补短板方向并要求保障在建项目不得盲目抽贷,发改委提出鼓励优质企业发债融资,货币金融政策未来边际放松,基建在明年将反弹但幅度有限。

五、地产销售回落,融资形势仍紧,房地产调控不宜再加码,未来应适度支持刚需和改善型需求。731政治局会议以来,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1-11月地产销售面积同比1.4%,较1-10月下降0.8个百分点。新开工面积增速高位与竣工面积负增长反差较大,表明房企抢开工加快预售回款。近期土地市场流拍大幅增加,将导致后续地产投资下行、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基建资金来源受限,考验土地财政和稳增长。

六、消费持续低迷,汽车创新低。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8.1%,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处2003年以来的低点,主要受收入下降及负债挤压的影响。应高度关注经济下行背景下的就业困难和隐性失业。

七、CPI回落,PPI大跌,今年滞涨明年通缩,企业利润下降,实际利率水平上升。11月CPI、PPI同比2.2%、2.7%,比上月下降0.3、0.6个百分点。从库存周期的角度,2016-2017Q2复苏,2017Q3-2018Q3滞涨,随着内外需收缩,库存周期正步入通缩,经济和物价双降的衰退期。近期CPI、PPI双降,PPI加快下跌,企业利润将下行。PPI下降,意味着企业的实际利率水平上升,因此,必须加快降息对冲。

八、中美短期停止互加新的关税,开启结构性谈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双方虽然暂时达成了重要共识,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贸易不平衡的结构性问题。贸易战只是暂时休战,谈不上结束,具有长期性和严峻性。自2018年6月中美贸易战开打以来,美方对华加征关税的商品规模逐步扩大,并逐步升级至投资限制、技术封锁、人才交流中断、孤立中国等领域。随着中美贸易战不断向纵深发展,美方的战略意图和底牌暴露得越发明显,其目标显然不是缩减贸易逆差这么简单,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这是打着贸易战的旗号,剑指中国经济崛起和产业升级,尤其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战略遏制和“围堵”,这也让国内抱有幻想的人变得更加清醒。

总体判断:经济周期从滞胀到通缩,政策应从偏紧到适度宽松,加大逆周期调控对冲。当前不要把宏观调控和供给侧改革对立起来。改革管长期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管短期经济波动。建议:

1)建议2019年应不少于4次降准。目前中国大型、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准率依然高达14.5%和12.5%,降准空间大。

2)利率市场化下,建议2019年通过下调政策利率(OMO、MLF利率)的方式降息。7天OMO(现为2.55%)与1年期MLF(现为3.3%)操作利率较历史低点均存在30bp的灵活调整空间。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