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分化的背后是财富和收入的分化,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加剧了财富和收入的分化。贫富差距拉大导致社会阶层的分化明显,不同社会阶层对应不同的消费档次。中低收入群体追求消费品的基本功能和性价比,高收入人群追求品牌和奢侈品等,两个群体消费能力和消费追求体现在消费品上构成了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的共存。从基尼系数角度看,我国基尼系数在 2015 年触底后连续两年上升,2017 年已经达到了0.467,这与我国新一轮房地产周期复苏的时间基本一致。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升,导致居民的财产收入增速超过工资收入增速。拥有的房地产越多,房地产价格上涨的越多,居民的财产收入增速越快,导致有房阶级和无房阶级财富和收入的分化越大。 从近期的消费数据看,我国居民消费存在消费降级的迹象。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了日常消费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通过网上消费数据能明显看到我国存在消费降级的迹象。通过对比可以发现,2018年以来,网上实物消费额的累计同比增速走势相对稳定,而网上非实物消费额的累计同比增速则出现了显著下滑,在2月份此值为47.99%,到了10月份,此值已然腰斩至到20.86%,与此同时,网上实物商品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在攀升,2月份时,网上实物商品消费占社零总额的比重为14.9%,到了10月份,此值已经来到了17.5%。透视网上实物消费中的消费结构可以发现,吃方面的消费额累计同比增速保持相对稳定,穿、用方面的消费额累计同比增速出现了大幅下滑。尤其是穿方面的消费,其累计同比增速从2月份的36.8%,下降到10月份的22.5%。以上数据均说明,近期内我国居民消费存在一定的消费降级的迹象。 财富再分配渠道。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将使财富在居民中进行重新分配,总体看来,房地产价格上涨带来的财富转移发生在5个方面:即社会财富向富人、城市、投机者、房地产商和政府转移。这自然带来了社会财富从中低收入阶层向高收入阶层转移,中低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高收入阶层,故房地产价格带来的财富重新分配抑制了整体消费。 中观层面,通常是通过观察某种标志性消费品的消费情况。历史上我们最为典型的消费升级是我国改革开放前的“老三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改革开放后的“新三件”(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的替代。标志性消费品消费量的增减往往带来一家公司或者一个行业的兴衰,我们可以观察具体企业或者某个行业的经营业绩来找到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的迹象。 1.2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同时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