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欲振乏力的恒指最后收报13866.81点,全日下跌0.73%。国企指数亦反复向下,最后收报4654.54点,跌1.34%。但中资地产股的再度狂泻让这一切都显得无足轻重。由于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以稳定房地产价格效应继续发酵,中资地产股再度向下,华润置地(1109.HK)、复地集团(2337.HK)和北京北辰(0588.HK)分别跌8.39%、5.24%和3.66%。
中资地产股连跌
尽管此前内地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让中资地产股显得寒意逼人,但国家七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却让中资地产股的温度降至新的低点。
该意见的效应在中资地产股股价上立刻得到反映。上周四,首创置业(2868.HK)跌幅超过5%,华润置地和复地集团分别跌2.72%及3.23%。不过当时不少市场人士仍认为政策的具体效应仍需观察,但上周五中资地产股的再度暴跌却让人感觉到市场对中资地产股的预期可能已经出现逆转。
香港地产股复苏
在中资地产股面临巨大抛售压力的同时,香港本地地产股却得以稳住脚步。香港地产和基建综合企业------新世界((600628行情,股吧))发展(0017.HK)和中型地产公司------信和置业(0083.HK)等两只香港本地地产股上周五分别只下跌了1.20%和0.66%。恒指地产分类指数只下跌了0.51%,跌幅不仅小于大盘,而且也明显小于金融分类指数和工商分类指数。
实际上,投资者对香港本地地产股的青睐仍然处于"渐入佳境"的状态。恒指服务公司上周五表示,新世界发展和信和置业将在今年6月6日重返恒指33只成分股的行列。市场人士指出,恒指成分股的调整一般是根据个股的市值、成交量和行业代表性等因素进行,因此两公司的重返恒指成分股被称为是"反映出香港房地产行业的复苏"。
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金融危机之后,香港本地房地产市场复苏的速度在去年达到了一个高点。由于接近历史低点的按揭贷款利率激发了购房者的购买热情,香港房地产价格在2004年劲升30%,今年迄今为止则已上涨了15%。香港房地产行业的乐观形势迅速在股指上得以体现。恒生地产类股指数在过去一年中累计上扬25%。从个股来看,新世界发展2003年的市值曾降至60亿港元以下,而如今已回升到300亿港元。
港资呼吁本地"调控"
有趣的是,和内地部分地产企业对稳定地产价格政策的态度不同,经历了大起大落的香港本地的地产公司高层最近却主动提出希望政府加强对香港地产市场的调控。
香港兴业(0480.HK)发展及市务总经理陈子明表示,目前香港楼市复苏由豪宅带动,近期扩散至中小型住宅,证明政府早前实施的稳定楼市政策已见成效。不过由于部分地产交易再度出现炒作,他呼吁政府应考虑加快审批预售楼花同意书,以防市场因供应减少而失衡。
在香港地产业举足轻重的长江实业(0001.HK)副主席李泽钜也表示并不反对香港特区政府定期举行卖地活动,并强调政府应配合楼市情况适当微调。"政府应该好似医生把脉,有需要时就加一只药,或者减一只药",李泽钜这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