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朗读: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即将过去的2018年已然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标记的楼市转折点。 今年的深圳楼市相比于以前的疯狂,收敛了许多。当然,这种收敛是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呈现出来的。2018年深圳当地出台的涉房地产政策并不多,但是每一个都具有特别的意义。 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住建工作会议以“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分类指导”、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在调控环境不变的情况下,预计2019年深圳楼市或仍然延续当前的态势。 我们特别整理了几项特别的楼市政策,带大家重新审视2018年的深圳楼市。 1 三价合一 3月28日,多次传言的“三价合一”终于确定在深圳施行,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银监局、市规划国土委联合发布《关于建立信息互通查询机制 规范购房融资的通知》,确定以网签价格和房屋评估价的最低值,作为计算基数确定贷款额度,坚决遏制“阴阳合同”、“高评高贷”现象。 “三价合一”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人们的购房成本增加了。置业者在购买二手房时,税费增加、首付增加。“三价合一”成为今年2018年最“震动”深圳的楼市政策。 2 个人购房限售3年 7月30号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7月31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这一轮调控的重点是“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实际上是对升值空间的压制,而731新政中“新购住宅3年限售”的规定,则是对变现的控制,直接打击了短期内通过转手赚取差价投资投机行为。 新政实施后,市场整体观望情绪加重,成交量出现明显回落。国庆前后尽管不少楼盘都开启了降价促销的活动,但“金九银十”还是惨淡收场。 3 二次“房改” 7月27日,深圳发布 《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被称为时隔20年,深圳启动二次“房改”。 意见指出,2018年起新增居住用地中人才房、安居房、公租房用地比例不低于60%。市场商品住房,占住房供应总量的40%左右。 “2018年至2035年,深圳住房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到2035年,新增建设筹集各类住房共170万套,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总量不少于100万套。 第一阶段(近期),2018-2020年建设筹集各类住房42万套,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不少于25万套。 第二阶段(中期),2021-2025年建设筹集各类住房45万套,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不少于25万套。 第三阶段(远期),2026-2035年建设筹集各类住房83万套,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不少于50万套。” ——换言之,到2035年,深圳新增商品房不超过 70万套。 “二次房改”的提出和实施,是给当前楼市的一剂稳定剂,未来也会对深圳的住房供应体系带来深远的变化,是推动“租购并举”向实质性发展的重要措施。 4 房贷利率“紧变松” 为配合楼市调控政策的持续实施,自去年开始房贷持续收紧,房贷利率上浮已成常态。 今年11月份,一路狂奔的房贷利率终于企稳。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11月份,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71%,与10月份持平。11月上调利率银行数量较10月减少,同时利率回落银行数量也较10月减少,首套平均利率首次出现持平。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部分银行房贷利率下调现象,深圳多家银行也现调整,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北京银行等首套房贷利率由原来的上浮15%下调至上浮10%,二套房房贷利率大部分银行仍保持在20%,未有变动。 此次银行下调首套房贷利率,有利于刚需入市,支撑楼市平稳发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深圳一二手房交易低迷,房地产市场的整体调控环境并未放松,银行下调房贷利率可能是市场表现所致,而非调控政策放松的信号,不排除只是为了储备明年初的贷款业务量进行的短期调整。 这些政策都对你2019年上车非常有帮助 2018的深圳房价将越来越稳 希望明年的你可以成为有房一族! [编辑:房天下]
延伸阅读
新闻评论 |
- 上一篇:2019,房价还会上涨吗?
- 下一篇:“金九银十”凉凉? 楼市发展更趋向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