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市场特征:整体上依旧存量高企,造城运动仍将继续,进入去粗取精、优胜劣汰的新阶段 搜索更多: 商业地产 第七,推广运营:以内容为核心,驱动活动的产品化和运营的精细化
改名、弱化“地产”渐成风潮,国内开发商的发展逻辑已经因市场的变化而产生质变。很多开发企业之前沿用住宅开发思路,走的是重开发的逻辑,但历经市场历练,他们已经开始从开发转向平台商和运营商,正在通过对增量和存量资产的盘活,以及平台资源的整合,获取更为高效的收益,以期取得可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 第五,商业项目:不再局限 “商业+X” ,“商业× X” 逐渐成风潮 (来源: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雅楠) 第九,金融筹措:商业地产金融创新迭代提速 共2页 上一页 [1] [2] 技术的创新和消费升级驱动整个行业走向拐点,购物中心运营者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购物中心本质就是线下流量的分发平台。借鉴线上平台的玩法,购物中心的推广运营将越来越精细,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租金等收益,并帮助购物中心内的品牌租户提升销售业绩。购物中心的推广运营,无论是自创IP活动、还是小型互动活动,都将会走内容驱动变现的产品化路径。 2018年,多地开展5G试点;2020年,5G将全面投入商用。中国5G正按照规划时间表有序发展,并走在世界前列。以高速率、高可靠、低时延、超大数量终端网络为特点的5G,正在加速影响中国商业。同时,以5G技术为数字基础,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会为重构商业人货场的关系助力,不仅能够延续线上流量的数字化优势,也让线下人货场更为精准的数字化。
2018年,在政策调控、融资渠道持续收窄的情况下,开发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积极尝试了各项融资举措,拆分物业上市、赴港IPO、CMBS、优先票据、公司债券、类REITs等融资举动屡见不鲜。2019年,在金融政策“去杠杆”的大背景下,面临偿债高峰期,优质地产企业会依旧紧跟政策红利,尝试创新,获取更多自主融资通路。 第八,开发企业:开发逻辑渐变,平台商和运营商角色显现 第六,消费场景:5G时代,智能商业重构消费场景 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尤在,商业项目新增数量依旧猛增,市场分流必然继续严重,项目招商运营困境将越来越突出,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另外一方面,伴随商业存量过大问题的存在,行业不少传统商业开始逐渐走向改造调整的道路。原有项目的改造对控制存量、盘活市场更能起到直接的示范意义。 消费升级通过创造新的品类、提供新的技术和渠道重构了消费结构,传导到项目上,也让项目不再是一个商业消费品的整合平台,纯购物中心操盘时代终结,新型商业综合体应运而生,购物中心正在从“商业+X” ,变成“商业× X” 。这在一二线城市尤为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