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这体现了对于首套购房的支持。实际上首付比例政策的调整,是很强的“暖楼市”政策。类似首付比例下调,能够很好地刺激购房需求。预计3月份开始,类似政策效应会逐渐释放,购房交易行情有望改善,其具有非常好的去库存和稳楼市的导向。 严跃进表示,“驻马店这17条政策带有很强的刺激倾向,是当前全国政策力度较为宽松的代表性政策。类似政策客观上也说明地方政府在房地产方面的态度,对于全国其他城市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后续预计各地楼市政策放松的动作会更加多,对于稳定楼市行情等有积极的作用。” 此外,还有一些二线热点城市,如南京、沈阳、济南等正在研究售楼处开放。 比如,2月20日,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发布关于有序恢复商品房销售的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商品房销售实行精准防控,符合条件的各开发企业项目售楼处逐步有序开放。 24省市稳地产政策解读 受疫情影响,销售缩量与施工暂停成为了房地产企业的常态,短期对房企带来的现金流压力不言而喻。在此背景下,日前苏州、上海、杭州、无锡等地陆续出台针对楼市的支持政策。 据飞笛科技不完全统计,自疫情爆发以来,国内共有24个省市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其中包含浙江、江苏、海南、广西四省份、天津、上海两直辖市、以及18个地级市。 (注:江苏虽然出台了相关文件,但并未出台具体措施,因此未在表格中显示) 12-14日政策集中出台,长三角城市群政策最多 各地针对房地产的扶持政策主要集中于2月12日-2月14日之间。在24个出台扶持政策的省市中,共有14个地区在此期间发布了楼市政策文件,占比达到了58%。 其中,浙江、海南、广西、江苏四个省级政策文件皆是在12-13日间发布的。 究其原因,是因为2月12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强调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并要求继续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中央定调下,地方层面积极响应推出政策,成就政策拯救地产的第一波浪潮。 而在出台政策的地区上,长三角地区的比例最高。据飞笛科技的数据显示,上海、苏州、南京、合肥、嘉兴、无锡、杭州7市发布了相关政策,在发布政策的省市中占到了29%。 政策聚焦流动性风险,未直接刺激地产销售 梳理上述城市的政策可以发现,地产扶持政策的主要落脚点在于缓解销售经营活动停滞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上。 根据飞笛科技统计,在发布楼市支持政策的24个省市中,共有18个区域针对土地出让金出台政策,允许延期/分期缴纳,并不做追责处理,占比达75%以上。而过半的区域顺延了土地项目开竣工时间,并针对土地出让方式做出了调整。 综合来看,无论是延期缴纳土地出让金,还是顺延土地开竣工时间,其目的均旨在保障房地产和建筑施工企业的流动性,避免地产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从而导致对地产投资、以及后续的地产竣工形成直接影响。其主旨依旧是以“稳”为主。 在飞笛科技统计的24个的省市中,对地产政策的调整均没有触及“限购限贷”、“降低房贷利率”等刺激地产需求集中释放的政策工具,仅无锡、西安、苏州、厦门、福州五地针对土地预售政策进行了一定的放松。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各地针对大幅刺激地产需求类的政策出台仍相当审慎。 无锡政策最为全面,苏州政策最为激进 在飞笛科技统计的24个区域中,属无锡市的政策最为全面。 无锡于2 月 12 日发布的文件中提出了延期缴纳出让金,延期交地、延期开工、延期缴税、禁止盲目抽贷、加强资金支持,调整项目预售审批比例等政策。并通过协调主管部门开办网上房交会,主动帮助房企促成交易。无锡的政策措施涉及了房地产领域的方方面面,可见其对于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决心。 而2月19日最新出台地产“救市”政策的苏州,则是在所有区域中最为激进的一个。 苏州在发布的政策中提出,住宅地块不统一要求设置竣工预售许可调整价,以及不统一要求工程项目封顶后申请预售许可。尽管苏州市在政策发布后解释称,并未取消封顶销售和现房销售,但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此项规定等同于允许未竣工的项目提前销售,将大大压缩房地产企业从拿地到销售的时间,对缓解房企资金压力有着较大的利好。 21君 小伙伴们,你怎么看待目前各地出台的房地产政策?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你可能会喜欢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