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多地楼市松绑,透露什么信号?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20-03-01 11:17
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
600870
heize
sweet dream
传颂之物虚伪的假面
flower road
小地鼠的花园
senorita
今天,证券时报刊文建议“银行业改革须迎难而上,降息应慎之又慎”,因为“存款利率的变动关系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某种意义上讲,目前仍保留的存款基准利率所代表的货币政策导向意义比LPR更鲜明。” 在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减少的同时,又要求地方要上马重大项目,又要还以前的旧债,钱从哪里来? “房住不炒”依然是主基调,不可能前功尽弃。 3. 国家对政策工具有信心,未必会是大规模刺激。“充分释放”留了政策遐想空间,至于结果是保六还是就下坡,留给各方揣摩。 对高层决策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国金融40人论坛也刚出了一份报告,建议尽快发行1-1.5万亿的特别国债弥补政府收支缺口,“这是防止广义信贷塌方和地方政府收支缺口次生伤害的关键保障。”有着政府信用可以低成本举债,没必要让地方政府去向商业机构借钱。 至于全国性启动楼市,概率还是很低。 一旦降存款基准利率,宽松的信号导向就很强烈了。 延伸阅读: 3. 提前释放刚需,也是释放地方的财政和经济压力。比起基建,房地产项目落地周期更短,对经济产生的拉动效应能够更快、立马见效。 据中证报统计,目前已有超过20个省市出台各类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主要集中在放宽房企土地出让金、税费缴纳时限,同时部分城市放宽了预售条件。整体来看,主要侧重于缓解房企资金压力,救企色彩更浓。 前段时间黄奇帆除了提出取消公积金制度,还提出财政赤字率破3%、增发1万亿的特别国债。
澎湃号 > 城市战争 现在所有人最关心的就是央妈手里的水龙头。1. 疫情对经济造成的短期冲击大,政策重心该变了。 “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 财政部长2月16日在官网撰文称,现在财政面临减收增支压力,仍处于“紧平衡”状态,“而且一些地方收支矛盾更为突出,有的财力紧张,资金使用固化、僵化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面临困难。” 2月19日,高层召开重要会议,前三次会议都是研究应对疫情工作,这次增加了“研究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央妈说坚决不搞大水漫灌,是可以相信的,大放水是万不得已的下下策。话又说回来,再来个4万亿,对于现在这个100万亿体量的大国来说,的确算不上什么漫灌了。 有专家提出了一个意见:发行特别国债。 中国也就正式发行过两次特别国债,这次财政要积极有为,不想赤字率破3%,那么发行特别国债的可能性就大增了,因为,它不计入预算赤字。 关于通胀的点评,前几天我在知识星球上已经说过了,简单再挑两句:央妈左右为难,但必须要牺牲通胀、债务来保增长;政策基调实质已偏向宽松,保持市场流动性;存款基准利率要有动作,零利率时代靠近。 以下文章来源于智谷趋势 ,作者智谷君 驻马店胆子很大。 1. 新中产的首席财富顾问 但2月21日河南驻马店的操作一出,风向立马变成了救市。 4. 2月23日,高层召开多达17万人参会的大型电话会议,会议下了一个判断:“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怎么把握逆周期调节?“节奏和力度要能够对冲疫情影响,防止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 驻马店之后,三四线会陆续跟进“适度宽松”。 这不,央行官网在2月22日刊发了副行长刘国强的一个采访,他表示央行会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等基本面情况,适时适度调整存款基准利率。上一回降是在2015年底,通常下调幅度为25个基点,现在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是1.5%。 2. 宏观政策必须更加扩张,两个“更加”和“积极扩大有效需求”,是加大刺激的信号。 字号 1月份的通胀率上涨到5.4%,你手里的钱跑赢通胀了吗?发出“紧平衡”的呼声后,过两日国家宣布减免社保,规模大概是6000亿左右。再算上这次疫情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995亿元,财力承压。 怎么办呢? 这是不得已的代价,关键是这种状态它需要持续多久。
0 浙商银行在近日调低了非“限购”城市首套房首付比例,从原来的30%降至20%。按照央行此前的规定,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购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此举也算是没突破监管红线。谁都不能保证这个压力会不会反推一些地方继续走向表外融资的道路,增加了坏账风险。 上证指数从春节之后的暴跌到今天,已经反弹了4.87%,创业板更夸张,上涨15.36%,这还是今天股市大跌之后的成绩。 近来多地楼市松绑,透露什么信号?
2020-02-28 22: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资产价格上涨是“特惠”的,而通货膨胀的成本却是“普害”的。股市情绪火热,两市成交额已经连续5日破万亿,今天更是创逾4年新高突破1.2万亿。 特别声明 ◎楼市黄大大团队(ID:HouseLeader)
甚至还有媒体报道:武汉人抗疫炒股两不误(希望遭受疫情冲击的武汉人民,在这次股市中不要亏钱)。 房地产信贷的局部放松也就顺势而为了。 智谷趋势 真实到什么程度? 对中国政策风向的变动最为敏感的,永远都是它,房地产。 形势有多紧急? 主动允许居民加大杠杆,率先将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从30%降低至20%,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从45万提到50万。 政策要往哪发力、发多少力,就是接下来的关注重点。 短短5天之内,中央连开了三次会议,跟大家简单理一理风向变动的时间线: 央行还是希望货币能乖乖听话,去托底实体经济,3000亿专项贷款“是救急的救命的,必须快速精准投出去!” 中央发出了什么信号? 疫情冲击下,大国经济正在经受一次始料未及的压力测试。 股市为什么会这么疯狂,大家都默认了一个标准答案:放水。 「从中央到县团级,参会规模庞大至少可以说明三点,一是会议内容非常重要,二是会议内容非常紧急,三是会议内容不再以文件传达的方式层层转发,以减少中间层级的信息消减和曲解。」 流动性继续保持充裕,资产价格就会继续涨。中国社科院财经院研究部副主任冯煦明有一句点评说得好: 原标题:《近来多地楼市松绑,透露什么信号?》2. 之前房地产绑架经济,换而言之,它也是中国经济最大的稳定器。 4. 周日召开的这场大型会议,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电话会议,县团级以上共有17万人参会,当晚新华社就发出了全文,相当罕见。其形式、日期、公布时间都表明,基层在复工复产上的作为让人觉得更急了,要加快、加大政策调节力度。 从刚需的角度来说,结合最近LPR下降的趋势,买房的政策利好时机确实来了。 开发商销售不佳,产生的连锁效应,到地方政府这里就是卖地收入压力大,无法偿还债务,到地方经济就是开工少、GDP下行压力大。 今年两会推迟,财政赤字率会不会破3,会不会发行特别国债,也会随着经济的反弹程度而拥有更多时间来博弈。腾腾挪挪,还是有空间的。 关注 发送邮件至zhengwu@thepaper.cn申请加入澎湃政务号或媒体团 今天(2月25日),银保监会表态说,“房地产金融政策目前没有调整和改变”,后半句是“但是会进一步检测,动态掌握,原来也是一城一策。”地方财政承压,确实会增加风险。 |
本篇编辑:adminer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