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解读 2020年2月,商业地产市场依然被疫情内容主导,多数企业发布多重疫情防控应对措施,履行社会责任,极大的提升了企业形象。本月万达商管以极高关注度位列榜首,华润商业、龙湖商业分列二三名。 万达集团继提出为商户减免33天租金和物业服务费后再度发力护商,推出线上营销计划——“安心优选,宅家易购”,利用万达广场小程序平台,针对不同业态、不同品类量身定制,扶植全国万达广场近6万商铺转攻线上渠道。 在优质示范带动下,华润商业、世茂商业及主题娱乐、弘阳商业等企业也快速反应,增加线上服务,探寻商业自救新通路。 本月,头部企业品牌指数与1月基本持平,官微发声仍以疫情防控为主,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以及内容投放频率增加,粉丝关注度有所小幅下滑。 图表:典型商业地产品牌指数TOP50 数据来源:地产资管参考整理 受疫情影响,2月商业地产企业持续聚焦病毒防控,在前一轮减租护商之后,继续发力自救,引入数字化平台实现线上引流,提升店铺营业额;同时,在直播、云平台等新兴模式的带动下,商场也将传统的购物与之融合,促进营销模式升级。 图表:2月商业地产热门内容 数据来源:地产资管参考整理 此外,本月恰逢元宵节、情人节,虽受疫情影响多数商场取消线下活动,但不乏企业线上加力。富力商业开启“云约会”模式,多地富力广场联动上线云购物服务,为情人节护航;2月14日,印力集团旗下19家购物中心的“ONLINE 温暖商店”急速上线,在特殊时期为消费者呈递优质产品和高效服务。 热点聚焦 01 防控力度不减,企业践行社会责任 2020年的第二个月依旧被疫情造成的阴影笼罩,虽然全国各地进入复工模式,但疫情防控的力度并未稍减。商业地产企业也保持着高度警惕,对于商场、写字楼等公共空间的防控依旧严格。 高强度消毒清洁、出入人员体温检测、防控物资持续补充,商业地产企业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疫。 金茂商业各项目落实公共区域一至两小时一次的高频循环消毒,对所有接触点进行彻底清洁,保障顾客无忧购物体验,建立安全商场环境;同时,金茂商业全员录入人员信息追踪系统,协同旗下品牌租户统筹管理包括自有职工、商户及承包商的三方员工,进行全流程人员防疫管理。 美的商业定时开启商场空调新风送风模式、地下室负一负二层消防排风和送风模式,保障商场整体通风换气。招商商置对旗下商业项目严控进出口,对每一位顾客进行体温检测,为消费者健康负责。 02 科技赋能,线上服务激发商户新生机 此次疫情对商业地产市场影响显著,各类经济活动受到限制,以线下人流活动为主的实体经济受到较大冲击。人员居家隔离,各类聚会取消,导致大量线下店铺闭店停业,作为物业的租赁方商业地产企业第一时间提出租金减免,助力商户度过时艰。 商业地产企业的减租措施为商户解决了一时难题,然而,新冠病毒的疫苗研制仍需时间,抗疫是长期行为,生存仍是实体商户需面临的挑战。为此商业地产企业再度发力护商,打通线上服务通道,积极开展线上营销活动,帮助商户蓄客引流。 弘阳商业牵头旗下各在营购物中心入驻“小店”,开设抖音直播,为品牌商户抢占流量资源;爱琴海集团持续布局智能化数字营销,推出“爱闪购”平台,成功导入100万+成熟会员流量;世茂商业及主题娱乐以移动终端为载体,通过“社群文化+社交电商”的营销模式,提供线上购物便民服务,全力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此外,为提升客户好感度,增强客户粘性,企业还将线上服务进行延展,推出多种个性化定制服务。 新城商业携手平安好医生平台,提供7*24小时在线免费义诊,守护消费者生命健康;保利商业旗下广州保利广场借助官微发布“特别招聘”,呼吁停业商铺与超市共享员工,促进业态合作互补,实现员工价值最大化;复星地产举办“家庭运动线上挑战赛”,让人们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舒缓居家的焦虑情绪。 03 疫情倒逼,商业数字化再提速 2018年底,宝龙商业与腾讯联手启动“纽扣”计划,试图通过科技赋能,融合线上线下打造“新商业”模式,然而信息化平台的推进,受部分商户配合意愿较低影响,进度缓慢。此次,在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下,许多商户的思维也在发生着转变,对于线上平台的引进也更乐于接受。 此前,宝龙商业已上线智慧商圈3.0最新功能“支付即积分”,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开启了数字化的服务和体验。如今在疫情的强驱动下,宝龙商业在科技赋能的道路将更近一步。 经由此次疫情突袭,越来越多的企业注意到数字化商业的优势,在时下科技日益发展的阶段,线上必将成为商业地产一个新的战场,提升企业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力,也将成为商业地产企业在新时代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的关键。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地产资管参考。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你可能会喜欢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