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发布稳楼市“十条”新政 扩大限购范围(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20-07-07 15:17
热门股票排行榜 h单机游戏 最流行的网络游戏 服务器cpu性能排行 儿童玩具品牌 三星翻盖手机

7月2日晚间,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四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住房预(销)售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主要涉及到四大方面的内容:要求加快在建商品住房入市销售,加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指导,加大力度打击捂盘惜售行为,严格规范商品住房认购行为。

当地规定,项目申请预售,每次体量不低于3万平方米;取得预售证后10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在限价方面,要求同地区新房房价3个月涨幅不得超过10%;分期销售的新房,房价不高于上一期同类房价的5%。

1

新政背后,同样是快速升温的当地楼市。

杭州,可以说是这一轮回暖潮中,最活跃的城市。第一,商品住宅成交面积逐月攀升、屡创新高。3月以来,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散,杭州楼市迅速复苏,单月住宅成交面积皆在100万平方米以上,且呈现逐月攀升趋势,6月更是达到了195万平方米,创近3年来新高。从历史经验来看,每每成交走向阶段性高位,调控大棒便紧随而至。

1

第二,“万人摇”项目频现,高性价比项目中签率极低。3月以来,杭州已有4个项目摇号登记报名人数破万,其中,6万人摇900套房、中签率不足2%的远洋西溪公馆项目曾一度引发热议。如果单单统计中签率,4个月内,杭州有21个项目摇号中签率低于5%,融创城0.5%的低中签率为其中之最。

1

土地成交方面,杭州上半年卖地收入突破了1800亿,堪称卖地狂魔。其中3月以来,杭州共计出让75幅涉宅用地,成交总建面达773万平方米,整体溢价率高达22%。

东莞一些热门区域新房二手房价格也出现显著上涨。今年深圳都市圈出炉,外加坊间热议深圳有扩容的可能,东莞房价抬头也是相当明显,特别是一些核心区域的学区房,遭遇炒房客突击。

近两个月东莞的松山湖片区、临深片区等楼市价格持续快速上涨,松山湖区域部分楼盘单价已站上5万/㎡关口,房企捂盘惜售等现象再度出现。

疫情后楼市迅速恢复

除随着热点城市楼市复苏外,整体而言国内多个地方楼市成交已经完全恢复或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市场在前两个月受到明显冲击,各项指标断崖式下跌,多地密集出台稳地产政策纾困房企。

而6月房地产市场恢复意味着,此前的纾困、支持政策已不再有继续出台的必要。在相对宽松的货币等推动下,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热度节节攀升。

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重点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回落,绝对规模为2015年以来同期最低。

但3月以来市场逐渐恢复,5-6月成交面积已接近近三年同期平均水平。据中指数据初步统计,3月以来,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各地灵活因城施策、企业积极营销、降息促使购房成本下降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房地产市场逐渐恢复;5月50个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年内首次转正,6月略高于近三年同期平均水平。

1

同时,据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6月TOP100房企单月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14517.2亿元,环比增长33%。二季度,百强房企整体销售恢复情况好于预期,TOP100房企二季度全口径业绩规模高于去年同期。

中央多次重申“房住不炒”

事实上,在楼市过热地区加强调控早有端倪,房住不炒、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调控基调并未发生改变。

从2月中旬开始,财政部、统计局、央行、银保监会、住建部等多个中央部门持续发声,重申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强调“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再次释放出房地产调控政策方向不变的信号,同时也向地方政府发出明确的政策指引。

疫情以来,全国已经有驻马店、广州、宝鸡等13个地方房地产松绑政策出现“一日游”。近期各地出台的包括降低首付比例、松绑限购等需求侧的刺激政策基本都被迅速撤或被当地迅速辟谣。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近期,深圳、北京等多地相继开展市场乱象专项整治,查处恶意炒作房价、打击“捂盘惜售”、下架二手房价虚高房源、查处炒作“学区房”等违法违规行为。6月底,银保监会在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的工作部署中提出,将重点严查几类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向房地产领域违规提供资金行为。

【作者:王建蔷】 (编辑:文静)

关键字: 楼市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