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重磅!住建部、央行等部门立新规 1 形成重点房地产企业 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 此前市场关于房地产企业融资政策或收紧的讨论不断,此次会议明确形成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 会议指出,为进一步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增强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市场化、规则化和透明度,人民银行、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相关部门在前期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 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 2 适度调整融资政策 有助于抑制房企激进扩张 专家表示,近期房地产市场热度有所上升,部分城市房价出现较快上涨势头,土地市场表现活跃。适度调整融资政策,有助于抑制房企激进扩张,防止债务风险积累。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些财务杠杆过高、回款能力较差的房企可能面临挑战。 事实上,此前已有多个地区收紧房地产调控,其中涉及房地产融资政策的不少。比如,陕西省咸阳市发布通知,要求加强开发购地资金来源审查,禁止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银行贷款、信托资金、保险资金、资本市场融资、资管计划配资、发行债券等方式筹措资金用于支付土地竞买保证金、定金及后续土地出让价款。 3 部分房企债务融资将受影响 多位专家表示,在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下,部分房企债务融资将受到一定影响。 银保监会近期也多次强调,坚决防止“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房地产贷款乱象回潮和盲目扩张粗放经营卷土重来。 中国指数研究院专家称,房企应提高资金管理的精细度,建立资金精细化管理体系,优化资金使用环节,保障资金高效运营。同时,房企应不断提高周转速度,控制拿地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继续向管理要效益。 文章关键词:央行 房企 楼市 住建部 房地产企业 调控 房地产金融 责编:林瑶 5034 换一换
明明说,“精准导向要求进一步发挥结构性工具作用,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达性’,包括继续推进再贷款再贴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生效,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提高中小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能力。 8月20日,央行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银行账户数量增幅回升,支付系统业务量持续增长,移动支付增速较为显著。截至二季度末,全国共开立银行账户118.66亿户,环比增长3.05%,增速较上季度末上升1.62个百分点。 从再贷款、再贴现使用情况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已基本投放完毕,支持防疫保供企业7600余家;1.5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已投放超1万亿元,支持企业等市场主体超140万户。6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个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 扶贫再贷款是人民银行于2016年为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和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创设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甘肃省分行积极支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累计发放贷款7.48亿元,实现搬迁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3912户。 今年以来,金融部门采取多项措施,为个体工商户提供便捷、快速的资金支持,助力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这笔贷款得到了央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的帮助,给客户延期了,我们就能获得激励资金支持。 8月14日,商务部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方案中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央行数字货币的一大特点是:它是由央行发行、与纸质人民币具备同等效力的法定货币。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债券、贷款以及存款等金融资产金额合计6.41万亿元,同比增长30.3%。其中,股票市值2.1万亿元,债券托管余额2.26万亿元,存款余额为1.21万亿元(包括同业往来账户存款),贷款余额8332亿元。 商务部日前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穆长春介绍,央行数字货币DC/EP是要从M0入手,也就是说,要从数字化货币替代流通中的纸钞和硬币入手,并非要取代所有的人民币。 (记者徐佩玉)中国人民银行6日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成效显著,传导效率进一步提升,体现了前瞻性、精准性、主动性和有效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明显增强。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较大冲击,稳健的货币政策持续发力,传导效率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明显增强,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