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市场2021总结2022展望(5)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21-12-05 20:22
数字专辑销售数据 明星的座驾 好看的女优 最新大型网络游戏 排名前十的婴儿奶粉 chigo空调是什么牌子 世界足球排名

一线城市住宅用地供求规模同比增长,二线和三四线城市成交面积同比下降明显。据初步统计,2021年1-11月,一线城市住宅用地供应放量,同比增长53.0%,但受部分城市第三批供地未完成出让影响,成交规模同比上升8.0%;二线城市住宅用地整体成交2.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6.0%,其中22城中18个二线城市成交2.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1.4%,其他普通二线城市成交面积同比下降50.1%。价格方面,各线城市成交楼面均价均有所上涨,但二线和三四线城市成交楼面价结构性上涨幅度较大。

截至2021年11月底,上海、深圳等20个城市率先完成第三批次地块挂牌,土拍规则有所微调,对房企开发资质、地块保证金比例、配建和品质要求、土地款缴纳时间等方面有所放松,降低房企参拍资质和资金门槛,部分地块利润空间有所提升。但在短期市场调整和企业流动资金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土拍热度难有较大改观,流拍撤牌情况或有改善。

假设4:坚持“房住不炒”调控导向,因城施策,长效调控机制加快推进,房地产税试点落地。

百城二手住宅价格方面,下半年以来市场热度明显回落,价格环比涨幅快速收窄,10-11月环比连续下跌。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2021年1-11月,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累计上涨3.36%。具体来看,上半年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累计上涨2.56%;下半年以来,二手房市场快速降温,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涨幅持续收窄。7-11月,百城二手住宅价格月均上涨0.16%,较上半年收窄0.26个百分点。单11月来看,百城二手住宅均价为16013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8%,连续两个月出现下跌,且跌幅有所扩大;价格环比下跌城市数量逐月增加,11月达68个,较10月增加9个。

假设3: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M2增长8.5%~9.0%),房地产行业金融监管不放松;

图: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百城新建住宅均价环比下跌城市数量变化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速明显放缓,单月已连续2个月同比下降,10月降幅扩大。2021年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12.5万亿元,同比增长7.2%。单月来看,3月以来投资额增速持续放缓,9月同比首次由正转负,10月同比下降5.4%,连续2个月同比下降,且降幅扩大。

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施工面积同比有所增长。2021年1-10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为16.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7.7%,单月已连续7个月同比下降,其中10月同比下降33.1%。

③ 需求结构:不同城市楼盘成交数据覆盖区域不同,如北京、上海等地包括所有区县,重庆、廊坊等仅覆盖主城区,不包括下辖县市;不同城市成交数据的物业类型均不含保障性住房。具体覆盖区域和物业类型请参见中指数据CREIS详细说明。

图:2021年1-11月全国300城各线城市住宅用地推出和成交相关指标同比变化

综合来看,2021年上半年,百城新建住宅价格涨幅较去年同期有所扩大,二手住宅价格涨幅也居年内高位。下半年以来,受调控政策和信贷环境收紧影响,新房和二手房市场降温;部分城市受“二手房成交参考价”政策的叠加影响,二手房市场降温更为明显。虽然10月份以来,信贷政策边际宽松信号不断释放,调控政策边际调整预期不断增强,但市场下行预期短期内仍难以改变,11月市场价格仍呈现下跌态势,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环比由涨转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连续2个月下跌。预计12月市场整体仍将维持低位运行,价格仍面临下行压力。

10-11月,市场继续低温运行,重点城市成交面积同比降幅均超两成(已连续4个月降幅超两成),房地产信贷环境虽有改善预期,但购房者置业情绪并未出现明显好转。房企在资金压力较大及年度业绩目标下,加大项目营销力度,但整体效果亦不明显。

图:2017年至2021年11月20个代表城市商品住宅销供比走势

数据来源:Wind,中指研究院综合整理

图:近一年房地产行业信用债、海外债发行情况

房天下开设的特价房微信群是一个置业交流平台,购房信息、经验分享、城市规划、专家答疑。共同学习、进步、交流,使购房者能够安心买房,业主放心卖房。申请加群方式如下:

假设2:城镇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提升1个百分点);

* 完整版报告获取方式请见文末

表:22个重点城市前两批集中供地及2020年供应和成交情况 ④

2021年1-10月,全国房屋施工面积为94.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1%。全国房屋竣工5.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为16.3%,单月连续5个月同比增长后,10月同比由正转负,同比下降20.6%,房企资金压力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竣工速度。

根据统计局数据,2021年1-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已达14.3亿平方米,销售额达14.7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3%、11.8%。10月,全国市场延续低温态势,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1.7%,销售额同比下降22.6%,降幅均进一步扩大。

202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从上半年高热到下半年深度调整的转变,全年规模仍保持较高水平。9月底以来,中央及各部委连续释放维稳信号,信贷环境边际改善,房企融资环境逐步转好,但信贷环境边际改善传导至市场端仍需过程,按揭放款和开发贷等资金到位尚需时间。2022年,我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房地产市场将会怎样变化,购房者置业情绪能否恢复?房地产行业还能否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稳定器的作用?

在满足假设条件、不发生超预期事件的前提下,根据“中国房地产业中长期发展动态模型”测算,2022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将呈现“销售面积回落,销售均价平稳运行,新开工面积继续下降,投资低速增长”的特点。

政策调控方面,2021年,全国各省市发布房地产调控政策超过450次。前三季度,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断完善升级,政策效果亦较为明显。 展望2022年,中央仍将坚持“房住不炒”总基调不变,实现“三稳”目标。在房地产市场调整态势继续深化的当下,信贷环境改善预期较为明显,整体态势或可延续至2022年一季度,但银行端“两道红线”监管下,信贷端大幅放松的可能性较小。房地产税试点或将落地,试点城市名单、征收细则等均有望发布,短期或进一步影响购房者预期。

根据“中国房地产业中长期发展动态模型”,结合国内外经济研究机构对2022年经济环境的预测,参照近期宏观政策走向及重要会议精神,对2022年房地产市场提出如下假设:

图:2019-2021.11全国住宅用地流拍和撤牌情况(宗)

整体来看,受重点城市供地“两集中”政策影响,2021年1-11月300城住宅用地供求规模明显缩量。上半年土地市场热度较高,重点城市首批集中供地高价地频现;下半年重点城市后两批集中供地土拍规则有所调整,稳地价效果显现,交易市场调整和资金压力下房企拿地意愿降低,全国土地市场出现明显降温,流拍和撤牌情况较为严重。一线城市加大供地下宅地成交规模稳中有增,二线和三四线城市宅地供求规模明显缩量,成交楼面价结构性上涨,热点城市高价地数量冲高回落,流拍撤牌率明显上升。

数据来源: 中指数据 CREIS(点击试用)

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我国房地产税改革已进入立法准备阶段,但因缺乏对个人和家庭征税的经验和基础、相关配套制度和条件尚不完善、现行税收征管法也需调整等,房地产税立法面临较大困难和挑战。当前中央已明确提出要做好房地产税试点工作,为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与改革积累更多有效经验。

数据来源: 中指数据 CREIS(点击试用)

④ 统计口径为住宅用地和综合用地,市本级;流拍率=流拍地块数量/(流拍地块数量+成交地块数量),流拍撤牌率=流拍和撤牌地块数量/(流拍和撤牌地块数量+成交地块数量)

表:2021年1-11月房企各阵营数量及销售额均值情况

2021年1-11月,不同阵营房企发展分化。TOP10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1161.4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1000亿以上超级阵营共35家,较去年同期增加3家,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6.2%。

2021年以来房企到位资金同比增速逐渐放缓,前十月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自筹资金同比增长,国内贷款同比下降。2021年1-10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为16.7万亿元,同比增长8.8%,年度累计增速持续收窄。其中,国内贷款为2.0万亿元,同比下降10.0%,已连续5个月累计同比下降,降幅亦持续扩大;占到位资金的比重为12.1%,较去年同期下降2.5个百分点。

图:2016年以来重点城市出台房地产紧缩政策数量走势

供应端,土地缩量仍将拖累房企新开工规模,市场活跃度不足、资金压力较大亦降低了部分企业开工意愿,但整体市场可售存量处于近几年相对低位,低库存或是支撑新开工规模的重要因素,综合来看,2022年新开工规模或将延续调整态势,预计降幅在4.0%~5.5%之间;投资方面,庞大的在施工程规模下,地方政府保交楼监管力度将有所强化,行业竣工周期或将延续,建筑工程投资仍对开发投资额形成支撑,但考虑到土地购置费存在较大调整压力,全年开发投资额增速或收窄至低速区间,据模型测算增速在1.5%~3.0%之间,上半年投资同比面临较大下降压力。

短期来看,试点城市市场成交可能受到一定冲击,房价也会出现阶段性回调,但为了平抑市场波动,预计试点城市将出台促进合理住房需求释放的对冲政策。同时,在综合评估首批城市试点效果并总结经验后,试点范围有望逐步扩大。中长期看,房地产税的影响偏中性,预期稳定后,征收房地产税有利于引导住房合理消费和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 假设1:疫情防控常态化,宏观经济步入正常运行节奏(GDP增长5.0%左右);

图:2020年至2021年11月各梯队城市新建住宅均价环比变化

从面积段成交套数占比来看,90-120平方米产品仍占据市场主流地位,一线和部分长三角热点城市刚改需求积极释放;但值得注意的是,房价涨幅较高、银行按揭额度受限、供应结构变化等均对热点城市中高端改善需求形成一定抑制,30个代表城市中多数城市120-144、144-200平方米户型占比均不及2020年。

数据来源: 中指数据 CREIS(点击试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整体来看,供地“两集中”政策稳地价逐步显效,一线城市土地成交量有所改善,18个二线城市整体土地成交规模小幅下降,部分城市降幅明显,市场供不应求矛盾或有加剧。2022年,预计“两集中”政策将持续推进,增加热点城市土地供应量,优化提升项目利润空间,购地资金审查、限地价等规则或将延续,继续强化政策效果。

责任编辑:

数据来源: 中指数据 CREIS(点击试用)

2021年1-11月,重点20城商品住宅新批上市面积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下半年同比降幅超10%。据初步统计,2021年1-11月,20个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月均新批上市面积约1940万平方米,处历史同期相对高位,同比下降2.2%;7-11月,上市面积同比下降14.5%。

数据来源: 中指数据 CREIS(点击试用)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