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烂尾楼问题郑州屡次被迫“出圈”。较为知名的则是郑州人才引进楼盘——永威金桥西棠项目烂尾。 据业主提供的“业主人才数据”显示,永威西棠项目共2515户,1172户业主参与了“业主人才数据”统计。在他们中间,本人和家庭成员中拥有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共计1983人,其中硕士481人,博士189人。这些人里,有246人享受郑州市人才补贴,占到统计人数的20.99%,人才补贴金额初步统计在2000万元以上。 由于永威金桥西棠项目的业主学历普遍较高,被誉为“郑州最高学历楼盘”。 高文化素养的业主在维权行动中充分利用舆论,借助自媒体平台,发布了一篇名为《人间剧本,两千作者》的7万余字“小作文”为自己发声。借道省外媒体,利用外省媒体从舆论端倒逼河南省政府。 在各方压力的倒逼下,当地政府追回了10亿的监管资金,也救活了永威金桥西棠项目。 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不是普通业主维权的典范,这是精英业主的维权典范。他们作为郑州“人才引进”的特殊高学历人群,是当地政府不得不重视的重点关照群体。对普通业主而言,永威金桥西棠项目的维权不具有可复制性。 不言而喻,郑州楼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交付难题。 恒大作为房地产界的扛把子爆雷引起的轰动并不小,可事实上,在恒大爆雷之前,河南建业就率先爆雷了。在恒大向广东省政府发求救信之前,河南建业就率先向河南省政府发求救信了。 河南建业所遇到的资金链危机不仅是河南房地产行业,也是全国房地产行业的一个缩影。为解救郑州楼市,郑州走的第一步就是——成立地产纾困基金。 7月19日郑州市宣布,河南郑州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7月19日宣布,将联合成立郑州市地产纾困基金,通过资产处置、资源整合、重组顾问等方式,参与问题楼盘盘活、困难房企救助等解围纾困工作。 资料显示,河南郑州地产集团是2011年由郑州市国资委出资组建,和郑州市土地储备中心处在同一级别,是一家提供融资的国企平台。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河南省人民政府设立的不良资产处置平台。 这意味着,为了解决烂尾楼问题,郑州出动了国企融资平台和国资处置不良资产平台,两个平台联手成立了郑州市地产纾困基金,来解决当下的头等大事。 成立之后,迈出了第二步。7月27日,郑州市召集了建业、鑫苑、世茂、康桥、绿地、正商、融创、瀚海八家问题房企,开展在郑项目情况汇报会,对问题房企提供四种解决路径。 “棚改统贷统还”模式由政府平台公司接收,后期政府主导;资产大于负债的,可选择“收并购”模式,由政府组织国央企、金融机构对接,解决企业现金流问题;资不抵债的,可采用“破产重组”模式,由政府组织破产重组,以保证项目交付;销售不畅、建设资金困难的,可选择“保障性租赁住房”模式,由政府组织专项建设贷款。 拯救行动并未停止。 8月5日晚间,郑州在近日出台了房地产纾困基金设立运作方案,暂定规模100亿元。据文件显示,纾困基金采用母子基金的方式运作,各开发区、区县(市)还要根据不同项目吸引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参与子基金的设立。 就在外界纷纷关注纾困基金的落地项目时,8月9日,建业地产所承建的建业北龙湖金融岛写字楼项目被选中,也成为纾困基金帮扶的首个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帮扶的主力郑州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本身也是郑州金融岛公司的股东方之一。郑州金融岛公司的股东方之一东龙控股是由郑东新区管委会发起,联合郑州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成立的大型国有控股公司。 对于母子基金具体的成立模式,建业地产能获得多少纾困基金,目前尚未有进一步的消息。从基金运用来看,盘活资金将专项用于危困房企的问题楼盘项目,重点解决部分停工停按揭月供问题。在此过程中,央企、地方国企和国有投融资公司将成为项目盘活主体,最终达到“盘活一个、救活一批”的杠杆撬动效应,逐步化解潜在风险。 来源:微信公众号“财智头条”综合自: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红星新闻、财联社、新京报等 责编:白静 校对:袁凯 审核:龚紫陌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