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中全国100个大中小城市的房价下跌,此时人们的买房热情不甚高涨,因为大家都害怕自己要承担家庭资产缩水的风险,故不敢轻举妄动。楼市的成交量大幅下滑,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各式各样的救市政策,取得的整体效果也不是很好。转眼间被称为楼市交易黄金期的九月和十月已然画上了句号,期间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都没有传来什么令人振奋的消息。时间来到11月份,全国各地的气温逐渐下降,各大城市的楼市遇冷更加明显。照此趋势发展,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人将体会到楼市倒下的痛苦,希望你不是其中的一员,其中的前因后果一次性告诉你:
第一,房价持续下跌 房价下跌除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还与地方政府出台的种种楼市政策,有着分不开的关系。相关的楼市政策出台后,一般不会轻易改变,因此房价的涨跌,向来都是一种会维持一段时间的趋势。截至目前我国楼市遇冷已经持续了一年半之久,要想让楼市回温,绝对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 此时的开发商就成了最大受害者,因为买涨不买跌向来是中国人的固有观念,房价下跌得越厉害,大家买房的热情就越不高涨。而房子卖不出去,开发商在前期投入的资金就很难收回,但承建商、建材商为了维持自身的经营,只得催促开发商抓紧时间付款。由此可见房地产开发企业,未来承担的经济和心理压力都十分巨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第二,期房烂尾 众所周知开发一个新的房地产项目,是一个回报周期很长的事情,为了尽可能多地增加融资,他们只得在手头项目尚未建设完成时就开始售卖,这便是我们经常说到的期房预售制度。在预售阶段买房,广大消费者的选择空间更大、购房成本更低,所以一直以来大家还是能接受期房的。只要是期房就有烂尾风险,好在一直以来烂尾房的数量处在正常范围,去年中央公布了“三道红线”政策后,广大开发商的融资渠道减少,在建房地产项目烂尾的风险也逐渐增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受损最严重的莫过于购房者们。一旦买到了烂尾楼,他们既不能在合同约定的最后期限住房,又得按照原先贷款合同上约定的金额继续还款,产生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别提有多大了。
第三,二手房的流动性差 二手房本身就存在配套设施不齐全、装修风格陈旧、买家到手的产权年限短等弊端,大家之所以愿意争先恐后地购买,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同一地段的二手房,比新房具备更多的价格优势。近一年半的时间里,为了激发起大家的买房热情,相关部门出台了各种买房的优惠政策,但这些基本都是针对新房的。受此影响二手房的价格优势逐渐消失,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照此趋势发展,二手房的流动性被锁死是迟早的事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