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重庆8月11日消息(记者 希萌 陈鹏)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根据《中国住房发展报告》测算,按照未来5年1亿人城镇化计算,如果70%家庭人口在城镇购房,每年以进城务工人员为主体的购房需求就可超过4亿平方米。这些城市的“新来客”已经成为各地去库存的“主力军”。16-08-11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 对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民来说,买城里的房,本身收入有限,银行贷款门槛高,这买房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从哪来?重庆市房管局发展处处长李永德说,要想让购房需求“加”上来,先要把这些购房人的负担减下去。 李永德: “公积金(今年)我们调低了缴贷期限,把十二个月调整到了6个月。配合农业银行做了一些农民安家贷,从目前我们坏账率来看非常低,农民工使用公积金的这个还款也是好的。” 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分行经理王压西说,因为还款时间和办理手续按照农民的需求灵活处理,“安家贷款”的发放数量在不断增加。 王压西:“农民收入认定这一块我们是很简化的,收入证明书或者收入证明+银行流水都可以,另外就是提供了适合农民的还款方式,就是可以按季度,或者甚至是按年,如果农民提前还款,我们也允许,不收违约金。从3月推出到7月末,重庆我们就放了1万多笔。” 孩子上学,老人医疗乃至房屋质量,这些“拿不住,不放心”的事,更是影响“去库存”的软因素。 受益于重庆提出的“新建小区同步规划建设配套学校”和“所有中小学普惠建设”的要求,“新市民”田军的孩子进了不错的小学。 田军:“我现在的孩子在人和实验小学上学,那种条件,可能是享受到了同城孩子一样的待遇,我们那会就在想,我们这代人可能已经就这样了,孩子能给他带来一个好的环境真的是很好。” 重庆《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方案》明确,重庆要完成1000万平方米去库存任务。而在1到6月,这个数据已经完成455.65万平米。不过在重庆周边一些远郊区县,库存压力不小,部分区县的去化周期比城区高出三四倍。 李永德:“主要就是在重庆周边的山区和库区这些位置,总量来说不大但是去化周期确实长,因为购买的需求就是小的,我们还是在供给结构上做了调整,在全市2016到2017逐年减少10%的总供应,对于去化周期长的地方我们是坚决减少供应。我们所谓的控制当然也不是不给他搞开发项目,可以做一些调整,比如说对库存房做些转型利用,跟新兴产业可以合作,可以和旅游合作做开发。” 去库存步入下半程。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提醒,各地还要做好持久战准备。 李稻葵:“去库存是先慢后快的,需要给市场一定的时间,要以实际的住房需求为真正的服务对象,而非投资的需求。”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热线4008000088,拨打热线电话即可将您手中的新闻线索第 一时间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