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财经]董少鹏:“房地产绑架经济论”太偏激 应理性看待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6-08-20 10:49
无赖戏群凤 无双国土灰色空间 无限挑战120128 无限挑战120204 无限挑战20130928中字 吴亚军 邓楠 武林外传高干子弟 武林外传海神的祝福 武林外传湖边亭

点击进入《我财经》专题

董少鹏强调,任何一个产业没有地产的配合,几乎是不可能的。开工厂、开商店、办学校、办医院都需要地产,大家住房更需要地产,那么哪些是房地产开发的投资,哪些是提供公共,当然有些是有偿服务的产品和服务,这个口径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理性的说明,否则就会陷入房地产过热、房地产绑架经济这样一个怪圈当中,从理论政策上希望做一些研究探索,必要地进行一些体系上的创新。(中国经济网记者 贾佳)

相关文章:

[我财经]陈凤英:G20杭州峰会将改写历史 中国勇当“引领者”

[我财经]陈凤英:安倍经济学已黔驴技穷 日元被升值因鳄鱼在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据媒体报道,今年前7个月,京沪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4.5%、6.7%,为全国倒数第二、第四。而如果没有房地产“撑台”,上海今年前7个月的固定投资增速会更加难看。未来京沪投资放慢是否会成为大趋势?

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董少鹏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京沪投资放慢也是阶段性的,房地产投资在经济和投资的拉动上所占比重很大,也期盼这个投资统计的相应口径或体系做一些调整。这些年对房地产经济进行打压甚至谩骂,也是出现一些偏差。那么投资的口径怎么定,是不是这些投资都用于房地产开发,就算做是房地产投资,比如有些涉及养老,有些涉及商业地产,有些涉及教育地产,它是一种公共设施的提供,这个到底算不算都是房地产开发,否则统计数据就会告诉房地产过热,实体经济没有别的来启动。”

v.cen.ce.cn/video_info/2016-8-18/1471504711381.json,553,450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