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房地产信贷飙升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6-08-25 12:33
与天共武 与靴同葬 宇丹刷钻平台 宇宙奇闻录 浴场打工妹 元阳师 袁宪千女儿 袁永琳 粤s656a9 月华剑士2ex 月如隐於暗夜中

  过分依赖房地产,房地产的疯狂会吸纳实体经济的资金,推高实体成本,加剧实体衰落,降低国家竞争力。所以,我国当前经济调整的方向应该是使房地产回归本位。

  上半年的信贷数据显示,信贷资源大量涌入个人按揭贷款,今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增加7.53万亿元,其中房地产贷款增加2.93万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7.9%,已连续12个月正增长。7月份的4636亿元新增贷款中,几乎全部是住房贷款,可以说7月份的银行信贷资金尽入房地产彀中。

  房地产为什么在一二线城市火爆程度超出人们想象?房地产信贷数据为何会飙升?这需要深入探讨房地产与信贷的关系。

  一是政府财政依赖症。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开始,地方和中央的财税分配是中央拿大头,地方拿小头,但地方为了城市改造、基础设施的建设、文教卫等人员工资等,往往收支难以平衡。财政的空缺怎么填?地方政府唯有在土地上打圈子,通过土地挂牌出售,来弥补财政短缺。但政府的土地毕竟是有限的,只有提高土地单位价格,方能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平衡。上半年多个城市出现“地王”,土地价格的飙升必然推动房产价格的上涨。当民众意识到再不下手,房价离自己收入的距离越拉越大时,慌不择路用手头不多的资本进入房市,银行房地产信贷在此时增长也就不足为奇。

  二是银行利息倒挂。今年以来,CPI一直高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CPI是监测物价水平的一个指标,物价水平上升,意味实际利率下降,如果存款利率保持不变,物价持续上涨就会出现负利率,当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低于CPI时,存钱就会贬值,因为获得的利息不能抵消物价的上涨。但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银行基准利率一年期在1.5%区间,不及上半年CPI平均水平2.1%,CPI涨幅大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银行利率这么低,那么手头又有点积蓄的投资者怎么办?把钱放在能保值升值的地方,以防止手里资金缩水。但大部分民众对复杂的东西不敢轻易涉足,通常喜欢简易操作的产品。相比股票、P2P等,房子能看得见摸得着,入门没有多少门槛,操作相对容易,所有房产投资者宁愿向银行贷点款,也要挤进房地产市场以求财富的稳妥。

  三是国家增发货币。我国货币量早已超越全球,2012年末M2余额就达到97.42万亿,居世界第一。2015年末M2余额139.2万亿,中国在经济货币化提高的过程中埋下诸多隐患,老百姓最担心的是手里的人民币被稀释,财富不知不觉地被隐形消耗。那么如何防止货币不被稀释?能量大的人要么在国内投资资源性的产业保持一定垄断性,要么把资产转移到国外。但普通大众仅仅只是想把财富的抗跌性增大一点,而房地产无形中成了“抗跌神器”。哪怕手够不到,也要跳起来向银行求贷来买入房产,以防手中人民币贬值。

  从上面三个情况看,房地产信贷的高涨,是我国畸形政策所导致,政府过分依赖投资,把房地产这个生活必需品当作支柱产业来推动经济增长,给国民经济带来诸多后遗症。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用房地产来推动经济增长而获得成功,日本当年的房地产泡沫经济导致经济衰退25年之久,至今还没有走出衰退泥潭。美国运用房地产结合金融来推动本国经济,结果酿成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的教训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实体经济的稳定才是经济繁荣的定海神针。

  美国从2008年开始反思,认为制造业是经济稳定不可或缺的选项,所以美国开始对制造业又重视起来,资本的回流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而我们还在走人家早已走不下去的老路,过分依赖房地产,房地产的疯狂会吸纳实体经济的资金,推高实体成本,加剧实体衰落,降低国家竞争力。所以,我国当前经济调整的方向应该是使房地产回归本位。(许权胜)

(责任编辑:罗伯特)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官方微信

    中国财经app

  • 新浪财经官方微信

    中国财经微信公众号

  • 新浪财经官方微信

    中国新三板APP

  • 新浪财经官方微信

    中国新三板微信公众号

  • 相关阅读

  • 辐射西部七省市 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邮储银行西部托管运营中心花落重庆

    作为邮储银行总行和重庆市政府战略合作内容之一,重庆分行托管运营中心承载着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地方发展的使命。 作为邮储银行在西部地区成立的唯一一家托管运营中心,重庆分行托管运营中心承担着包括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宁夏、西藏、青海七省市(区)资产托管产品的运营服务。合作客户面向全国,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机构客户。

    2016-05-31 04:29

    分享

  • 经济日报:银行经营风险须警钟长鸣

    此外,更应加大有关案件处理信息的公开力度,目前部分金融机构暴露出的问题金额数就以千亿元计,但处理了哪些机构和人员,公开的信息却寥寥无几,与暴露出的金额完全不对应。为了“顾面子”而不惜“捂盖子”,难以震慑金融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实际变相鼓励了金融机构内部的蛀虫。 需要指出的,有些内控有问题的银行,还是“大而不能倒”的系统性重要银行,但绝不能因为“不能倒,不会倒”就放松对风险的管控力度。

    2016-07-12 08:35

    分享

  • 民营银行 这条鲶鱼有啥不同(经济聚焦·民营银行一周年(上))

    银行本身就是金融业创新的产物,在业务模式创新上过程曲折,但能被客户所接受。”俞胜法说,截至6月25日, 网商银行累计服务客户170万家,贷款余额230亿元。整个银行员工人数300多人,数据团队有80多人。 作为被服务的客户之一,天猫卖家墨麦客的创始人彭金东深有体会,早先在传统银行贷款时,对接的是客户

    2016-08-01 08:53

    分享

  • 连平:负利率维持至明年上半年 仍要合理调控信贷增长
  •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