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林:医疗投资遍地雷区 未来一批机构将血本无归(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6-08-27 16:51
颾狐蝶蜋 鸠山比奈 窈窕庶女 妍冰潋滟 窦建德碑 蝙蝠酱 簪缨世族 乐文 翡翠林绿石村 雯雅婷事件 魅力研习社破冰取蛋

过去十年间,在几乎将所有医疗健康的大行业全部投过一遍后,华盖资本医疗团队筛选出了三大方向: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而在每一个方向,他们又会锁定一到两个细分领域。“任何领域都有优秀公司,也不排除会投资其它领域,但基金需要有聚焦点和专注点。”即将加盟华盖的合伙人分析说,遴选爆点领域的逻辑是,1.与政府职责区别开,比如不兴建大型综合医院;2.规避小型市场,比如部分医药领域市场规模不过1亿,即便公司占领整个市场发展空间也有限;3.谨慎对待过度竞争市场,比如抗生素领域、中药注射剂领域。 

基于此,在生物医药方向,华盖资本医疗基金瞄准的是单抗和疫苗领域;在医疗服务方向,则选择了民营专科医院、健康管理领域。许小林分析说,“区别于综合型医院,民营专科医院市场化程度较高、用户付费意愿较强,大有可为。” 

而在对具体投资标的的选择上,华盖资本医疗基金对不同细分行业也有不同的考量和判断。比如,在生物医药领域,更看重研发团队和产品线情况;在器械领域,相比研发更看重市场能力。 

今年7月,复宏汉霖宣布获得华盖资本领投的1900万美元融资,这就是华盖医疗在单抗领域选中的公司。复宏汉霖是复星医药旗下的生物药研发平台,主要致力于应用前沿技术进行单克隆抗体生物类似药、生物改良药以及创新单抗的研发及产业化。而华盖资本医疗基金选择投资复宏汉霖的重要原因是,它是华盖医疗团队所见过的同领域产品线最齐全的企业。 

“当将精力聚焦到大行业的三个方向中的一到两个细分领域,你会发现,我们几乎跑遍了这个细分领域的所有公司。这不是每一家机构都能做到的。”许小林表示。 

投资项目类型的雷区:单一化投资难形成产业链布局

一旦将精力完全聚焦在某一细分领域,又易踏入另一雷区——项目单一化。“医疗投资若只投单一方向项目、在产业链里面布局的节点过少,会错失项目,也很难给被投企业提供优质的增值服务。”许小林举例说,我想投资一个唐氏筛查项目,那么如果我曾投资过全国最大的妇产医院,这将成为我作为投资方吸引创业者的重要因素(唐氏筛查项目主要面向妇产医院销售)。 

这也是华盖资本医疗基金的策略之一——谋求产业链布局。在行业、领域产业链不同节点上稳步布局,使被投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上下游业务,促进多家企业整体化发展。 

这种能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增值服务的风格也恰是华盖资本成立的之初的愿景。所谓华盖,帝王车驾的绸盖,如果将被投企业比喻为车驾上的帝王,那华盖资本就是为其遮风挡雨的绸盖。“10年前投资企业,可能80%的时间用于投资项目,剩余20%用于投后。现在,投后管理和增值服务占了我们70%的精力。” 

在具体操作上,华盖资本医疗团队会帮助医疗服务企业实现异地落地、补充连锁经营管理经验,帮助他们建立一整套体系,将一家单做健康管理的企业发展为一家涵盖配套保险、金融产品的健康管理连锁机构。许小林分析说,“投资就如同农民种植水稻。选土地、选种子,先筛去一批机构;而花多少精力、多少心思,决定了你有多少收成。绝非只凭眼光选一颗种子,就能换来硕果。” 

投资估值的雷区:谨慎对待互联网医疗

投后管理的水平实际上代表着价值创造能力。即将加入华盖资本团队的合伙人表示,价值创造能力对医疗投资尤为重要,重要度在于,许多时候即便出价比竞争机构低,优秀的价值创造能力也会收获心仪企业。仅有发现价值的眼光而无创造价值的能力就无法提高投资的安全边际。“投得便宜才是硬道理。正如巴菲特所言,‘以合理价格买优秀公司,永远是投资成功的前提。’ ” 

面对自2015年以来的互联网医疗一路飙升的估值,华盖资本医疗团队表示,将密切关注,但出手会非常谨慎,虽然对互联网医疗“快进快出”的投资模式可能也会带来收益。谨慎的原因有二:1.互联网介入医疗已有几年时间,但依旧未能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绝大部分公司还处于试错的阶段;2.互联网医疗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和限制因素,尤其是互联网医疗最核心的医生资源。 

今年3月份,《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对医务人员通过商业公司预约挂号加号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清理工作的通知》一出,全国哗然,此虽为地方性政策,但代表了政府的态度,必将极大影响互联网医疗公司的业务开展。因此,互联网医疗的未来依旧存在变数。 

即将加入华盖资本的合伙人分析说,“我个人并不是特别看好纯互联网公司去改造医疗,而是看好在医疗领域加入互联网因素,将互联网视作一种工具。比如本来在糖尿病、肝病等领域已拥有优质产品和良好营销渠道的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开展慢性病管理的业务,比较有发展空间,且估值相对合理。” 

未来的医疗产业:专业化与规模化

除了传统的股权投资,华盖资本医疗基金也参与到并购交易中。华盖资本的二期基金就侧重向控股性投资、并购性投资倾斜,不过许小林表示,基金未命名为“并购基金”的原因是:“中国还未形成真正的并购文化。“在国内,大家对并购的理解是,有钱的收购没钱的、大企业收购小企业,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并购文化,并购文化应该是经营效率高的收购低的,小企业也同样可以收购大企业,这将促进行业整合。” 

许小林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十三五”期间将是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最好的并购整合机会。投资机会在于,中国在医疗行业还未形成大企业,各个细分领域小、散、乱,比如在医药商业领域,美国前三家企业就占去了市场80%的份额,而中国可能前20家企业也只占40%的市场份额。 

“未来中国的医疗企业将走向专业领域的规模化,如今一些大公司正在渐渐形成,加入500亿量级的超级俱乐部,这势必为并购交易带来更多需求。” 

具体操作形式上,华盖资本医疗基金会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在企业团队较为优秀的情况下,基金在资本层面处于控股地位,但企业在经营、执行上有较高的话语权,这也是中国式并购需要走过的初期阶段;第二类,一些医疗上市公司已成为合格的并购主体,具备实业经营能力、资本操作能力、行业溢价空间,但缺乏行业信息的搜寻能力和寻找合适标的人才,华盖资本医疗基金则会帮助他们寻找可并购的标的。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