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亳州网报道 “你好,听说你的房子需要装修,我们公司正在做一个活动……”新房还没拿到手,各种装修骚扰电话却蜂拥而至,严重影响了业主的正常生活。近日,不少市民拨打本报新闻热线反映,接踵而至的装修电话让他们不堪其扰。
一市民短短40分钟内就接到近10个骚扰电话, 都是问“装修不” 吐槽 准业主频遭电话骚扰 “新房才刚拿到钥匙,这些装修公司就不停地推销,天天都被烦死了。白天打晚上打,有时候一上午都能接到四五个电话,都不能安心工作了,就连周末都不放过,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工作和生活。”昨日上午,市民姜女士向记者讲述她的苦恼。 姜女士在经开区买的商品房,前不久刚交的房子,还没拿钥匙的时候,就开始不断接到各种装修推销电话。“现在一看到陌生电话我都不敢接,都快有阴影了。”姜女士说。 对于这种电话,新买房的市民杨先生也深有感触。“我刚买过房子就开始陆陆续续接到各种推销电话,最近交房后,电话更是多的令人头疼,有的时候正睡着午觉呢,电话来了,给他们说,不装修,对方还是说个不停。”杨先生说,有时他一上午都能接到七八个推销电话。很多还是用座机打的,他怕耽误公事,不敢不接。 采访中,不少市民都表示有过类似的遭遇,有些推销公司还能直接叫出业主的名字,甚至知道楼盘的信息。“弄得我都没有安全感了。”一些市民表示。 调查 知情人透露买卖信息是“行规” 到底是谁泄露了业主的个人信息呢?记者向装修公司客服打探,客服大多支支吾吾,不肯正面回答。有的则笑称,“我们总有我们的途径”,也有的说是从各楼盘搜集到的。 同时,记者也咨询了某小区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掌握客户资料的除了开发商、销售部、物业公司之外,还有很多部门。到底是哪一环节、哪个地方泄露出去的,他们也不知情。 “我去年买房子的时候,也遭到许多装修公司的电话骚扰,当时我就想装修公司是怎么有我号码的呢?去问了物业负责人,他们也表示不知道。”市民韩先生说。 记者根据一些市民提供的联系方式,与几家装修公司取得联系。一些装修业务员表示,相关信息是由公司提供给业务员的,至于怎么获取的他们也不太清楚。业务员只负责联系业主,并不知道详细来源。 一位曾做过装修生意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很多装修公司与开发商有合作关系,买卖信息都是“行规”。但如果有关系,一些公司也能从物业甚至银行“弄”来相关信息,这在业内是公开的秘密,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渠道获得各大楼盘的客户信息。 说法 泄露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 那么,泄露他人个人信息是否违法?消费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市消协工作人员介绍说,业主手机号被泄露,作为消费者举证难度比较大,消协也没有接到过类似的投诉。 据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规明确规定,故意泄露他人信息违法,将受到应有的惩罚;情节严重的可构成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一些公司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也违法,情节严重的可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本报法律顾问北京京师(亳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孙涛说,市民遇到这方面的问题时,应该注意搜集证据,可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不过,这类电话一般都是正常交谈内容,不会恶语伤人,加之证据难举证,这也给投诉带来很多麻烦。 孙涛建议,使用智能手机的业主可以安装一些防骚扰软件,遇到陌生电话可自动拦截或将接到过的有关号码设置为骚扰电话,通过技术手段防止被反复骚扰。 (责编:吴嫣然、关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