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楼市转向? 中国基金报记者泰勒整理 楼市的调控仍在继续。先来一张财新网老师编制的9月以来城市政策盘点↓
接下来说说最近楼市的几件大事件。 1、深圳炮制楼盘火爆假象原来我们都被开发商骗了 近来深圳楼市异常火爆。昨天,深圳市派出12个检查组对20个在售楼盘进行突击检查,检查结果触目惊心,比如说,某楼盘明明还有355套房没卖出去,却夸大宣传“仅剩最后10套稀缺的房源”,来制造紧张气氛,烘托抢购假象。 10月13日,深圳市市场稽查局局长、副局长、各辖区局领导亲自带队,共派出12个检查组,分别对位于深圳10个辖区的20个在售楼盘进行突击检查,当天就查出了包括虚假宣传,捂盘,不正当信息等多项违规,这场检查让当地开发商都震惊了。 这20个楼盘包括前海东岸、华业玫瑰四季、中粮云景、万科云城、深业东岭、特发和平里、信义御珑豪园、半岛城邦、宝丰苑、上善梧桐苑、中心天元、承翰半山海、金众云山栖、心海城、松河瑞园、联投东方、联美新天地等,其中不乏一些大型央企、国企和民企开发的知名楼盘。 其中有几个违法违规行为被发现 第一个是:虚假宣传、捂盘惜售 如位于南山区的前海东岸这一楼盘,预售许可证审批可售房源为910套,开盘当天售出140套,不足两成,而对外确宣传却为“开盘当天,两小时劲销九成”;位于龙华区域的华业玫瑰四季,开盘当天实际售出165套房源,与对外宣传的“开盘当日售出300余套房源”不符。 市监局认为,深圳楼市销售数据水分极大,故意制造销售紧张气氛,容易误导消费者判断。同时,通过捂盘惜售、延迟销售,开发商不仅牟取了暴利,还人为制造了市场火爆假象,变相推高了房价。 第二个是:不正当竞争 前海东岸采用有奖销售的方式进行促销,最低奖项设置为1万元,最高奖项设置为6万元,涉嫌构成不正当竞争(《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奖项最高不得超过5000元)。 第三个是:价格公示要素不足 楼盘现场虽然做到了明码标价,但公示的格式与实际要求格式有一定差距,存在价格公示要素不足的现象。另外,执法人员发现楼盘营销中心有两处公示价格的地方,而两个地方公示的同一套房源的价格是不同的。 例如,执法人员检查发现10F的一套房源的实际售出价格是310万,但现场看到的同一套房源公示价格是330多万,相差了20多万。而在检查时也并未在现场发现有公示相关优惠折扣的信息。那么这里是否存在折扣,或者怎样的情况存在折扣,对消费者来说信息不够公开和透明。 第四个是:违反《广告法》 楼盘的宣传资料中,有以时间上距离某地点多少分钟的时间表述来表示位置,涉嫌违反《广告法》的相关条款。 有网友爆料称现场情况,“凡是有字的地方都在拍照,之前的认购书什么的文件一张一张检查,有的项目查完电脑都被直接抱走了”。 一夜之间,深圳房产中介的橱窗广告全撤下来了。10月13日晚上7点,一家平日里营业到夜里12点钟的中介门店店里一片漆黑,大门紧闭。原本满满当当都是售楼广告的橱窗变得空空荡荡,上面并排贴着五张A4纸打成的提示语:“广告更新中。” 一家在深圳排名靠前的地产中介门店里,所有售楼小哥都安静地坐在电脑前面。门面玻璃窗上写着“房源更新中,请进门店咨询”。还有一家门店,告知来客“今天全体员工外出参加会议”。 深圳一中介大区经理告诉记者,10月11日他确实收到了来自上级的通知,二手房租卖,在门店发放广告必须提供业主手写的出售委托书以及业主房产证复印件。 “规定从未如此严厉,这次听说要下到门店一套一套地核实检查。” 这位销售经理说,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业主只需要通过电话或者网络下单,中介甚至都没有和业主见面。 一大批没有获得“授权”广告被紧急撤出橱窗,监管机构正在用检查、惩罚、通报等手段让市场“归于正常”。 2、央行吹风17家银行配合地产调控按揭放缓仍待观察 10月12日,央行召集5家国有大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开会,讨论当前房地产信贷形势。 “参加会议的主要是各行行长带队,个别银行是副行长,行里个贷部、资产负债部门的负责人陪同,级别很高。” 央行人士提出,房地产市场过热可能会对中国经济稳定造成影响。当前居民住房按揭贷款增长过快,有地区按揭贷款规模比去年末翻倍,也有地区按揭贷款占新增贷款的90%。 央行人士表示,希望银行能统一思想认识,管理好各地分行的信贷节奏,配合各地政府做好房地产调控。 几家银行负责人在上述会议上表态,住房按揭贷款整体风险可控,新增按揭贷款未过多流向热点城市。 有国有大行研究人士表示,各地高价拿地现象频出,信贷投放大部分流向住房按揭,高层的担忧不无道理。尽管当前居民杠杆不高,但首付比例下调、银行自主定价下浮利率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存在非理性发展。“短期来看,部分地区房价涨得过快过猛,透支了一两年的发展。” 3、为买房假离婚亏大了!离婚不到半年银行严查贷款 对于“假离婚”规避限贷,已有在沪银行机构开始了应对举措。第一财经记者从民生银行上海分行相关业务人士处获悉,该行已经内部传达,今日开始对“离婚不到半年”的房贷申请人严查,离婚前若不符合贷款申请资格,则即便其离婚,也可能对其直接停贷。 据该银行人士透露,接下来会有一系列细则来控制房贷业务规模,上述对“离婚不到半年”者进行严查的贷款新政策只是其中一项。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各行制定的细则或有不同,但本报记者从业内多家银行内部人士处获悉,“加码”限贷、控制房贷余额已是大势所趋,民生银行并非特例。楼市调控降杠杆正在重点推进中。 昨日,上海银监局召开会议向辖内银行提示了房地产信贷风险,多家银行也将开始各有举措落实监管精神。 高房价背后的“阴暗面”逐渐被曝光,房地产的资金流向如何?上证报的老师有篇稿子值得一看:《房地产资金流入股市端倪初现》 深圳部分私募表示,近期成立的多只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来自房地产商,这些房地产商预判楼市的价格未来几年虽然不会大跌,但也不会大涨,因此不再拿地和建房,而是将资金投入更有潜力的股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