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安徽网讯 拿地报价不得高于或等于区域历史最高成交价;新房备案价格不能高于区域内同品质、同类型项目最高备案价格。合肥国土部门昨天公布的消息,让很多市民疑惑:合肥开启“限地价+限房价”模式?是否意味着楼市又有变数? 限地王,动作更明显 合肥有意“打压”地王,这在前几次土地出让政策调整中可见一斑。合肥数次严格供应条件:先后缩短竞得“地王”者土地出让金缴纳期限;出让金总额在20亿元(含)以下的,须在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一次性付清,出让金总额20亿元以上的,缴纳时间不超过6个月。在合肥各区县(除巢湖和庐江)拍出“地王”的,开发企业必须在合同签订1个月内一次性付清出让金…… 相比之下,此次限“地王”动作更加明显:在土地拍卖环节中,直接规定开发商一次性报总价,且这一价格不得高于或等于地块所在区域历史最高成交价,超出则属无效报价。如果开发商参考历史最高价报出相同的有效价格,则需摇号确定竞得人。通过摇号确定竞得人,合肥并不是第一个尝试的城市。在此之前,南京等地已出现过开发商报价触发最高限价而转入摇号程序,由摇号决定竞得人。 限房价,措施再升级 合肥对新建商品住房备案价格的“控制”,始于10月份限购系列政策的发布。10月2日出台的政策中明确:新建商品住房首次备案价格,应参照同区域、同品质、同类型项目备案价格;同一项目、同类房屋6个月内不得上调备案价格;再次申报备案价格超过6个月的,上调幅度不得超过1%。上述规定终结了开发商在今年初开启的定价“飙升”模式。 11月份,合肥物价部门又采取措施,强化商品房市场价格监管,抑制商品住房市场价格过快增长。如申请办理备案,且备案价格低于区域内同品质、同类型房源平均备案价的,开设绿色通道,即报即办。也就是说,开发商如果定价低于区域内同品质、同类型项目,将得到政府鼓励。 此次,合肥规定6宗市区地块办理住房销售备案价格,不得高于区域内2016年10月31日前同品质、同类型项目最高备案价格,等于直接将房价上涨按下了“暂停键”。在以前,土地拍卖一次,项目及周边房价就要涨一轮的情况不会再发生。 调控后,观望氛围浓 最近,一条关于楼盘“退还绑家装费”的消息在网上流传。不少市民感叹楼市要“逆转”了。今年上半年,合肥新房市场一房难求,为此部分开发商采取多种手段提高溢价,包括绑车位、绑家装、绑理财,号头费等。而最近以来,房产、工商、物价等部门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纠正市场违规现象。 严查之下,合肥楼市已经有所改变,销量和价格方面变化明显。多个渠道发布的房价数据显示,合肥房价涨幅明显收窄,已由“领头羊”回归到中游位置;销量方面,开发商放慢推盘节奏,市场观望氛围更浓,成交迟缓。 随着合肥多项政策逐渐“加码”,未来一段时间,量跌价滞的状况还将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