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 当爱已成往事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4-07-22 10:23
非你莫属 吴铮真 面包王金卓求 国语 伊波拉病毒黄秋生 被窝网站 三代响马 活佛济公第四部剧情 超碰电影 韩剧享受人生 习仲勋纪录片下载 隋唐演义2013版 上车走吧百度影音 仙剑奇侠传第一部剧情

    2014年伊始,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再次进入调整阶段的迹象越发明显,“房价是否会下跌”,“跌多少”,“跌多久”等相关问题已成为全民参与讨论的热点话题。

    经济周期可能会在“萧条”-“复苏”之间摇摆,经济在“稳增长”中有限度“复苏”,但由于结构矛盾的存在,难以实现经济的再次“扩张”,而是再次进入“衰退”与“萧条”,从大类资产角度看,大宗商品仍难有趋势性向上机会,债券-股票轮动;从大类行业上,医药、消费、电信、信息、可选等可能有较好的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

    如果我们考虑当前的背景,后工业化、第三产业崛起是最大的时代背景,与之相关的行业有可能得益于这一时代“温床”,而我们提出的服务业“五朵金花”:移动互联、城市服务、医疗健康、教育娱乐、财富管理或将应运而生。

    本刊特约作者 吴启权 周金涛 李树培/文

    但2011-2014年,结构性繁荣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衰退的两种典型模式:美国VS日本

    在这15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情况是浓缩了的1960-1990年间的日本:快速工业化与高速增长阶段(日本1960-1970年、中国2000-2007年)、人口红利(日本1951-1970年及1981-1990年、中国2000-2010年)、本币升值(日本1966-1990年、中国2005-2013年)、改善型需求增加(日本1980-1990年、中国1999-2012年)、刚性需求(日本1984-1992年、中国2006-2014年)。

    2014年初以来,房价下跌或许已经不再是以往的“短周期”调整了,按照我们的分析,未来4-6年,中国房地产可能面临周期性衰退和结构性衰退的综合影响,但会不会产生类似日本1991年开始的长期衰退?

    从上述综合分析看,中国房地产与当年日本房地产泡沫时期是何其相似。

    对中国来说,也经历过短周期调整,以北京(楼盘)为例,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2003年(SARS)、2011等三个年份;全国均价而言,也只有在2008年下跌过。

房地产 当爱已成往事

推荐阅读

    2010-2011年,劳动人口占比出现拐点,人口红利逐渐消减,日本人口红利在1995年之后才显著消减;

    曾经和未来的大牛股

    在中国地产周期大拐点出现之际,对A股而言,虽然广义地产产业链占据绝对权重的上证综指将延续熊市格局。但在地产周期回落相对缓和,且政策刺激力度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与地产产业链关联性不大,且符合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逻辑,受政府宏观政策鼓励、扶植的“新经济”结构行情值得挖掘。

    2014年,刚性需求见顶,日本是1992年见顶。

    这一回,情况与之前的几次调整已经有所不同,在经历几次调整之后,房地产“大周期”也已经逐渐由顶峰回落,而供需结构矛盾也逐渐发生反转,中国房地产“衰退”或已悄然而至。

芮成钢与大人物的故事(组图)
  • 江阴周庄交易中心分公司 总经理 50万
  •     但无论是短周期调整(房价的短暂调整)还是长周期衰退(房地产周期最后的4-5年衰退),都是一个周期问题,只要是周期问题,用周期的手段是可以对冲房地产衰退所带来的冲击、或即便不使用对冲手段,房地产周期随着经济周期的复苏以及价格的自我调整,例如通过刺激需求、降低利率、货币宽松等手段,房地产仍将迎来新一轮周期。

        在房地产价格见顶之前,日本经历了1979-1991年,大约13年的上涨期、中国则经历了1999-2013年,大约15年的上涨期,从周期运行角度看,典型的房地产周期上涨阶段基本告一段落,即便没有结构性的衰退,也有可能进入为期4-5年的正常房地产周期衰退期。然而,无论是1991年后的日本,还是2014年及之后的中国,都面临诸多结构性问题,这些结构性变量的衰退,更有可能为房地产带来结构性衰退的可能。

        衰退真的来了吗?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聚焦最受关注的财经话题,你、我、他,一起探讨新闻背后的深意。

        此外,结合美、日房地产周期与工业化、城镇化关系的国际经验比较,我们认为,中国房地产的周期大拐点已经出现,而持续时间,按照美日历史经验,大约5-7年的时间。

        而在经济繁荣期(2006-2007年)涨幅前30的股票中:有色(焦作万方(000612,股吧)、中金黄金(600489,股吧)、云南铜业(000878,股吧)、中孚实业(600595,股吧)、山东黄金(600547,股吧)、驰宏锌锗(600497,股吧)、锡业股份(000960,股吧),共7只)、非银(辽宁成大(600739,股吧)、东北证券(000686,股吧)、国金证券(600109,股吧)、吉林敖东(000623,股吧)、中信证券(600030,股吧)、国元证券(000728,股吧)、西水股份(600291,股吧),共7只)、房地产(绵世股份(000609,股吧)、中体产业(600158,股吧)、泛海控股,共3只)、军工(中国船舶(600150,股吧)、广船国际(600685,股吧)、*ST钢构,共3只)、医药(广济药业(000952,股吧)、仁和药业(000650,股吧))、机械(中联重科(000157,股吧)、三一重工(600031,股吧)),其中,有色、非银几乎占50%。

        自2013年四季度以来,中国的房地产经历了由大热到大冷的转变,房地产景气指数、销售、投资、房价环比等各种数据都出现掉头向下的趋势,无论是国内研究者,还是海外机构都惊呼“大拐点”的到来。

        作者为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

        中国房地产能避免衰退吗?

    本篇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