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房地产11条"军规"出台 347楼盘被责令整改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6-12-18 15:29
粉蝶手中的纸老虎 藏帆暗礁 藏帆暗礁在哪 草戒指洋服店 插翅难飞张世豪 昌平五中贴吧 砮皂陵 长安天地无限桑拿 长者廖禄 长直发的她音译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梁现瑞 范瑞鸣) 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恶意囤积以及利用其他手段哄抬价格……今年以来,伴随着一些城市房产市场的逐步回暖,房地产销售领域的一些价格违法违规的行为也不断产生,对此,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动出手,12月16日,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召开了商品房明码标价政策解读和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会,明确提出,今后如果出现包括下述行为在内的11种价格行为,将受到严处。

  11月10日起,全省各级价格监督检查机构对全省域内所有商品房销售企业、中介机构开展了商品房明码标价专项检查。截止12月9日,全省组成170余个检查组,检查了136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楼盘项目),发放《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告诫书》3552份,对347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楼盘项目)进行了责令整改,目前已立案30件,最终处理结果已经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将在最近向社会公布。

  链接:11种被明令禁止的行为

  1.销售商品房不明码标价、未在交易场所醒目位置明码标价的;

  2.未按规定实行“一套一标”的;

  3.未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的;

  4.商品房交易及产权转移等代收代办的收费未标明由消费者自愿选择的;

  5.标示信息不全,没有按照规定内容明码标价、公示相关收费以及影响商品房价格的其他因素的;

  6.采取多种形式明码标价,标价内容不一致的;

  7.在标价和公示的收费之外加价、另行收取未予标明的费用的;

  8.其他违反明码标价规定销售商品房的;

  9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不得有虚假标价、在同一场所使用两套价格、模糊标价、虚假折价、模糊赠售、隐蔽价格附加条件、不履行价格承诺等价格欺诈行为;

  10 营者不得相互串通,或通过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以协议、决议、会议纪要、协调、口头约定等方式合谋涨价,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1.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恶意囤积以及利用其他手段哄抬价格,推动商品房价格过高上涨。

  案例一:“中德·英伦世邦” “一次性购房60套”事件

  事件回放:9月21日下午,有消息称,来自浙江的男性炒房客豪掷9800万元,一口气买下了成都市高新区某楼盘的60套房子。据解,该楼盘位于成都市城南高新区,开发商为四川中德世纪置业有限公司。

  该楼盘营销总监姜川当天介绍,这位投资客买下的是上周刚开盘的8号楼房源,挑的都是110—130平米左右的大户型。在确定购买完60套新房之后,他急匆匆离开现场,留下律师和房企继续沟通合同细节等问题。

  但9月24日凌晨,四川中德世纪置业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号中德置业发布声明称,近期网传一客户一次性购买我司某项目60套房屋一事不属实,因双方未能达成购买协议,客户已退订。经成都市房管局调查后发现,该消息不真实。

  处理结果:政府主管部门调查认定,涉事项目“中德·英伦世邦”在销售中,存在涉嫌散布不实信息、制造市场紧张气氛等违规行为,依据《成都市商品房预售网上签约暂行规定》中的相关条例,市房管局对项目的开发企业成都中德红谷投资有限公司予以立案调查,在调查期间,继续关闭项目商品房网签、暂停销售,暂缓办理成都中德红谷投资有限公司在成都后续项目的预售许可。同时,项目参加10月3日至10月7日举办的成都市第48届秋季房地产交易会资格也被取消。

  不仅如此,成都市工商局还组织执法人员对“中德·英伦世邦”项目的销售接待中心进行了现场检查,发现其开发商(成都中德红谷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其关联公司(成都新元素置业有限公司),在销售宣传过程中分别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房地产广告发布规定》的相关规定。对此,市工商局分别依法对上述两家公司进行了立案查处,依照法律程序对上述两家公司予以顶格行政处罚。

  案例二:“老杨发飙了!首创·光和城买一套送一套”

  案例回放:2015年3月7日,成都市春熙路上,一大波神秘“小鲜肉”向过往市民派发印有“发飙了”字样的奇葩口罩。同时,城北一二环的公交站皆被 “老杨发飙了首创·光和城6888元/㎡起,买一套送一套”的广告占领,短短几日间,在成都刮起了一阵“发飙”风,先是微信朋友圈、微博被“老杨发飙了”刷屏。这样的广告还被一结构评为当年的营销经典案例。

  处理结果:开发商被要求立即停止发放刊登有‘买1套送1套,买住宅送公寓’的DM宣传单,所有含有该内容的桁架、道旗广告也必须于3月13日之内拆除。

  成华区工商局执法人员认为,在卖房过程中,不论是广告宣传还是售楼人员的口口相传,一定要把握实事求是的原则,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任何违规行为都将受到查处。,消费者实际受益相当模糊,“送一套”是一个噱头。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