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资金给予方的风险承受能力是不同的。比如,信贷资金的来源是老百姓和企业的存款,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低,所以银行会选相对高品质的房地产企业作为客户。股票投资者的资金风险承受能力相对高些,希望获得高收益,也愿意承担高风险。总之,不同资质的企业要对应不同的融资方案,以实现最佳的融资结构。 目前调控效果已经显现,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 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来看,自2011 年6 月起,环比下跌的城市明显增多。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微博)所跟踪的百城住宅价格数据,自2011 年6月起,主要城市的房价涨势已经得到遏制,环比下跌的城市比例由25%升至60%;自2011年9月至今,连续5个月整体均价环比下降。 王玉国:对于当前市场总体判断是,基本处于“量跌价滞”阶段。部分区域有所分化,呈现向第三阶段过渡的特征。2011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从两方面同时着手,一方面是严格限购、限贷,推出房产税试点等,对需求侧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在供给侧方面,加快保障房建设,优化房地产的供给结构。 当整个宏观经济处于紧缩期时,即使开发商愿意将地抵押给银行,银行也可能不放贷。而对于已发放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如果是在黄金地段,开发商即使拖欠银行的利息和本金,银行也不怕,因为在下一轮宏观经济起来的时候,可以等到好的价格处置抵押物收回欠款。 孙建林:商业银行比较关注房地产业的发展。房地产这两年的调控政策,是前所未有地严厉,截至目前没有明显松动迹象。调控效果已经看到了:交易量跌了下去,但价格还没有跌下去。我认为,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调控期的第三个阶段。 【健康的房地产金融理念,应注重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融资匹配。】 所以,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银行资产的间接影响,较之10年以前翻了好几倍。如果房价真的下降50%,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对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影响、对抵押品价值的影响、银行体系所要承受的风险,远比静态测算大得多。目前银行的拨贷比,就是用可以抵御坏账的拨备去除以整个贷款,比例约为2.5%;也就是说,银行的拨备只能承受2.5%的贷款成为全额损失。 孙建林: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整个宏观经济走势一样,长期来看还是要往上走,现在只是阶段性向下。总态势将呈现波浪式向上的走势。政府说是防止房价过快增长,说明它还是要增长,但是不要过快,这应该是个基调。 励雅敏:从最近三四年来看,银行在按揭贷款和开发贷款的配置上出现了差异化发展趋势,即按揭贷款占比持续上升,而开发贷款占比则逐年减少。 |
- 上一篇:房地产企业的“金融新需求”
- 下一篇:巴曙松:2012是房地产金融启动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