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是什么?还是这么多年连续呼吁的,这块不是很大增长空间的时候,还要增加民间直接融资的渠道,让企业能够从资本市场或者是私募的市场取得一些资本,从资金面考虑的话,房地产企业应该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打算,逐步适应前几年一直讲的房地产金融化,逐渐就要跟房地产投资主体打交道,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魏松:自我介绍一下,我们是一家总部位于香港,专注于在亚洲做另类投资的管理机构,这个机构现在在整个亚洲还是以中国为主,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50亿美金了,从2005年到现在,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共投资了25个项目,总的投资金额超过10亿美元,近期,我们在国内的市场还是在积极的寻找积极的调控政策。希望的调控就是房地产根本的制度就有一些良性的变化,让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更加可持续。周期波动更小一点,这样就更容易作出理性的判断,可以做一些长期的投资,从国内的发展来讲,整个看法还是非常的积极,基本面就没有太大的变化,还讲几驱动的因素,中国还是房地产活跃的市场,还未发生根本性方向的时候,都是因为长期的看好,在中国是否能够做更为长期的投资,这真的跟制度变革有关系的,因为现在的周期波动太平凡了,很难做一些长期的预测判断,无论在企业股权方面的投资,还是在项目层面都会碰到这样的挑战,我们专注于在国内做房地产的投资,使用的方式比较的灵活,根据周期波进行调整,还是希望市场能够更加的稳定,更加持续的发展,这是从我们机构角度五年多在国内的操作资储基本的经验,也是一个期望。 董苍山:前景投资也是在香港的,主要业务就是分两块,一个是自有投资这块就是体育用品,以及部分网站的投资,关于地产这块,其实主要是配合魏总这样的机构在中国做投资,包括住宅、包括商业物业,2004年成立到现在做了大概2个亿多一点的美金,今年就做了人民币的项目,但是我一会儿就会谈到做比较有意思的案例,关于宏观的调控,一直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政策,这种调控的结果没有达到初衷的话,政策制订者如何反思,其实我个人的原因是这段时间大家都在看世界杯,裁判在场上踢几脚的话,比赛会怎样的进行,整个房地产市场里面,这是很大的利益的参与者,这样的决策注定了整个政策制订时,很难独立客观的判断市场,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要调控市场,这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包括金融的手段,包括其他相关的措施,另外很多时候,为什么从金融着手,中国的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以来,改革一直是落后于其他一些相关领域,相应的金融机构不够多,一方面市场参与者非常需要资金投资与这个项目,另外一方面需要流动性资金跑来跑去,对于这样的结果,就使得市场是畸形的,站在这样的角度,怎样宏观调控,如果不从制度建设上,不把自己的独立性位置摆正的话,我想最后的结果还是一样的,关于调控的话,还要看看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国际市场上宏观数据的改善,这是比较两难的问题,这个数据出台了以后,等到第四季度就会发生一些变化,其实不一定能够预测到,但是会有所改变,这是我的观点。 陈绍平:我是太平性房地产基金公司,我们总部就是在新加坡基金,在2005年的时候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投资了,取得了一些业绩,对于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我个人的看法,前一段时间,土地的供应,2008年金融危机,开发商开工量不足,导致市场供应没有跟上,需求方面这么多的货币供应出来,因此导致需求增加很快,导致房地产快速的上涨,这种上涨是不健康的,整个市场的开发商或者是基金都不希望市场变得难以控制,目前来看有些项目,其实我比较看好是中国的有些房地产项目,包括有些住宅的项目,我们热认为中国的住宅还是有十年的机会,拐点可能出现中国人口的增长率差不多,出现了拐点的时间,我们最看好是商业地产,尤其是零售方面,住宅方面还是有些保留的意见,商业为什么看好,人均GDP达到6000美金以后,消费的升级换代对于国内内需拉动是非常大的,目前来讲,开发商业物业,其实有很多都是住宅,这些商业带我们来看,不能带给你合理回报的资产,所以未来我们认为有机会是定位很准确的商业,而且经营团队非常好。 而且在招商各方面后续的管理,如果做得很好的话,商业地产从长远回报来看肯定是好过住宅的,关于金融产品,我们认为住宅就是简单像工厂一样的制造、加工、最后就卖掉,其实帐谁都没有算,对于商业地产来说,因为在国外就非常的成熟了,包括有些高息债券,美国最大房地产信托资产,澳洲、新加坡、日本都是非常的成熟,因为我国就有税务的原因,就有各方面利益的原因,所以房地产信托基金很难落实下去,未来各方面推得比较力度大一点,特别是税收方面做一些让步,房地产信托基金非常有帮助,对房地产金融是最有意义的。 邹俊:我是来自于华龙国际信托,我们大股东就是中国华龙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了四家管理公司之一,我们华龙信托当时收购新疆国投成立我们旗下的公司,华龙搞物料资产处置,就有1万多亿,每次调控结果给我们产生了业务,我先谈谈对房地产调控的看法,反正大家一直都认为,这次调控是必须的,至于如何调,就有不同的看法,房地产调控,遏制房价的过快增长,让你健康的发展,2007-2008年就不停,就没有办法,所以中央就要出比较严厉的措施,中央最严厉的时候,政策也是这样的,遏制你房价过快的增长,可能你体会不到北京上涨最快的时候,一天一平方米到3000元,这肯定是要调控,有些人用市场的方式,有些人用计划的方式,有些人用行政的方式,中央政府确实出台了很多市场调控的措施,但是调不下来,只要采取这种带行政,带计划综合的手段,这种调控根据我们的观察,其实是比较持续的,达不到目的就不罢休,影响房地产的层面太大了,我们跟很多大的地产商都有沟通过,包括任志强都进行过交流,房地产发展太火爆谁都受不住,下一波的调控就是制度层面,调控就需要有一个过程,下一步发展就有过程的问题,制度建设,金融的支持,包括房地产发展的方式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慢慢演变的过程,我谈一下对房地产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