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今天,其实已经到了不得不改,或者说不得不大改的境地,而此次三中全会祭出的改革大方向和具体举措应该是符合市场预期的。大家可能更关心的是,第三次房改对未来房价的影响会如何?笔者认为,这需要看政府最后能出台多少实质性的落实措施,以及今后的实际行动。但无论如何,从中长期来看,这些改革蓝图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无疑是一剂利好,而从短期来看,这可能会加剧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的不确定性。 与上一轮中小开发商因市场受龙头挤压被迫进入矿产等资源领域不同,本轮龙头公司产业链上下游扩张来自对行业潜在天花板的提前防范。对银行、影院、医院、学校以及金融平台的争夺将是龙头公司真正成为城市构建商的重要基础。 信贷投放稳中偏紧,企业个人需求保持较强水平:大部分调研城商行都减少信贷投放,甚至下半月停止贷款,投放节奏符合年末规律,明年1月份信贷可能季节性放量。有调研对象表示,明年1季度信贷额度可能继续略微偏紧。需求方面,有三线城市调研对象反馈,当地住宅销售近几月较淡,导致开发商信贷需求增强。另外有东部沿海二线城市调研对象反馈,当地地方政府信贷需求依然较强。 此前,国家开发银行表示,今后每年要把60%以上的贷款投入新型城镇化领域。由于新一轮城镇化中挑大梁的角色,因此各地城镇化会议中国开行也是主角之一。 2013年面对不确定的政策环境以及快速去化后的补库存选择,房地产企业在市场份额、运营管控、杠杆水平等层面的变化愈发明显, 龙头房企之间差距正在缩小,而其余房企无论在资金成本及管控能力上都愈发落后。另外,今年也从不少房企身上看到了产品、服务和营销策略的创新,未来房企的竞争领域将不仅限于成本和定价能力,品牌、服务、创新的细节也将决定公司的成败。 二、各地开城镇化会议明确路径 国开行担输血重任 按照《决定》关于“深化税收制度改革”的要求,全面修订《税收征收管理法》、《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增值税暂行条例》、《营业税暂行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 目前,各地城镇化的内容虽然各有不同,但从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透露出的信息还是被地方敏感地捕捉到,并加以深刻的理解。 房地产开发行业主要以企业间的竞争为主要格局。2014年优势的经营模式将决定公司的成长性,从三大方面寻找投资机会:1、优势的经营模式将决定公司的成长性,高速周转、全产业链和融资优势三大要素决定了公司中长期发展和盈利的能力。2、优质项目决定了公司的盈利性和可发展性,项目的区位、成本和产品结构是否利于去化是关键,另外对于持有型房地产企业项目的区位和质量决定了公司的可持续性和盈利性。3、在针对房地产的调控不断深入的趋势下,在房地产企业间进入竞争期的阶段,一个公司更需要有一个好的经营团队,一个好的经营团队应该体现在专业化、执行力和对成本的控制上。 按照《决定》关于“改进预算管理制度”的要求,修订《预算法》,重点是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建立跨年度的预算平衡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地方发债制度。 要说2013年度最受关注的地块,非农展馆8号地莫属。稀缺绝版资源在土地日益稀少的京城市场弥足珍贵,因此农展馆地块辅一问世便受到了多方关注。51.35亿、恒大,就这两个词已经足够上各新闻头条了,再加上2013年连续出让的三块东坝区域地块,使得东坝成为了各方关注的要点。该地块是2013年度总价地王,初入京的恒大大手笔豪掷于北京土地市场,人们既惊异于该地块的高总价,又惊异于恒大的意图。 |
- 上一篇:2013楼市那些事儿之事件篇
- 下一篇:易居观点:11月楼市政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