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周期告诉你:楼市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7-06-21 11:39
点地雷菜被炸伤 aaak7 叶一茜微博遭攻陷 泡芙影院 刘德华新片 少将独霸冷妻 马奴

M2回落同时,房地产市场过热势头亦被明显遏制。

  M2回落同时,房地产市场过热势头亦被明显遏制。

  国家统计局周三数据显示,2017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759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8%,增速比1-4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25423亿元,增长10.0%,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7.6%。

销售方面,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548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3%,增速比1-4月份回落1.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43632亿元,增长18.6%,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

  销售方面,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548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3%,增速比1-4月份回落1.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43632亿元,增长18.6%,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

四、京沪深房价连续7个月横盘

四、京沪深房价连续7个月横盘

  Wind资讯统计显示,自2016年9月底全国各地楼市新政相继出台后,一线城市首当其冲,除广州外,北京、上海、深圳三大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已连续7个月环比增速维持在0.6%以下,且多处于负增长区间,近乎处于横盘状态。其中,深圳4月份环比零增长,此前已连续六个月环比负增长。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认为,过去两年,大部分银行吸收了过多的房地产抵押物,目前,房贷出现了收紧现象,贷款折扣减少,放款时间明显延长,这些房地产调控政策叠加产生的作用。购房者的资金成本持续上升,贷款的压力越来越大。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认为,过去两年,大部分银行吸收了过多的房地产抵押物,目前,房贷出现了收紧现象,贷款折扣减少,放款时间明显延长,这些房地产调控政策叠加产生的作用。购房者的资金成本持续上升,贷款的压力越来越大。

  目前,市场成交已经全面降温,降价开始出现。

  中国社科院近期发布的5月《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预计,随着资金面的收紧,以及地方政府对住房投资需求特别是跨区域住房投资的联合管控,多数城市房价短期涨势将得到抑制,前期房价上涨过快、泡沫较大的城市如北京等短期仍将继续下跌。

  五、2017年处于楼市调整周期的什么节点?

  历史只是镜鉴,争论仍在。就如每次楼市周期时发生的一样。

  方正证券(601901,股吧)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此前发布研报认为,近几轮房价周期上涨时间长、调整时间短,平均36个月左右为一轮房价周期,其中平均上涨24个月,调整12个月。当前房价涨幅放缓,按照12个月左右的调整周期,预计房价将调整到2017年底-2018年上半年。2017年房地产调控将保持高压姿态。由于当前调控主要是通过限购限贷控制需求,如果土地供给跟不上和长效机制建立不理想,2017年底-2018年上半年房价面临新一轮上涨压力。如果长效机制能够建立,尚有转机。

  不过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则认为,当前房地产周期跟2013-2014年完全不一样,现在房地产的库存大为减少,再次陷入深度调整的可能性比较低。5月底,他曾撰文指出,房地产市场最糟糕的周期已过,因为2009年-2013年间,新屋开工量从7亿平方米跳升至13亿-15亿平方米,大幅超过10亿-12亿平方米的当期销量,积累了大量库存,致使房地产市场在2013年-2015年经历了一轮深度调整。

  对于如何处理现下房地产风险,瑞穗证券沈建光认为,中国应避免主动刺破泡沫。中国房地产市场风险使得调整楼市政策持续十分必要,关键在于扭转恐慌性购房的预期,比如增加充足的土地供应、引导信贷资金合理配置、因地制宜地启动地方房地产政策、避免资金过度进入房地产市场等。而从长远来看,改革没有捷径可走,通过居民加杠杆帮助企业降杠杆的尝试是有风险的,切实推动结构性改革,比如国企改革,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要控制泡沫,短期的限购已经越来越没有效果,更多供给侧改革,特别是土地改革、户籍改革、房产税等税制改革的长效机制的建设已尤为迫切。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称,在需求上,缺乏房产税这样的自动稳定器,如果需求方有了自动稳定器,就用不着限购,用不着采取行政措施,税收和杠杆自动可以起到稳定房地产的作用。

  樊纲提到,解决房地产问题的根本还是需要解决战略性和制度性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把房地产问题归结于货币问题,这次钱没有去股市,说去了房地产,这次怎么就到了大城市,而没有到中小城市去?

  不过,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称,对于投资者资产配置来说,楼市还有结构性的机会。

  说到楼市的结构性机会,其实就是一个补涨现象。李迅雷通过比较上海和安徽两地发现,2010年以前,上海人口大幅流入增长了40%,而安徽人口在2000-2010年是负增长;2010年至今的7年时间里,上海人口仅增长了4.9%,而安徽人口增速也达到4%;尤其近两年,上海外来人口减少,而安徽人口增速在上升。这就是一个人口聚集的现象,人口流入对当地房地产市场肯定是有利的,所以存在补涨的机会。

  从去年人才流向看,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流入比重最高的城市是杭州,其次是长沙、武汉和深圳。二线城市人才流入比重也在明显增加,投资机会可能会更多一些。目前,中国大城市化率的提升主要是向二线城市集中。合肥、厦门、郑州的房价上涨更多体现为大城市化,南京则有补涨成份,贵阳作为西部地区,尽管人口净流入,但收入水平偏低,房价难涨。

  您的吐槽和转发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Wind资讯

(责任编辑:季丽亚 HN003)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