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北京市住建委表示,将加强调度,督促“1300万平方米已拿地未开工、950万平方米已开工未入市”的在途商品住房项目加快开发进度,尽快形成商品住房供应。 本月,在央行主管的半月刊《中国金融》上(2017第12期),来自发改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的两位研究员撰写的一篇题为“楼市调控的政策选择”的文章,第一次(在暴哥印象中是第一次)给出了我们一个相对系统化的楼市长期调控机制。 关于长效机制,“楼市调控的政策选择”一文中给出了三点概述: 这是因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绝对利率(基准利率)往往是和当时的经济环境整体相适应的。因此,真正能够对资产价格有实质性影响的其实是边际利率的变化。这个指标相对更加有效和贴切。 不过,就在昨天,暴哥欣喜的看到,以北京为代表的地方政府正在积极的敦促开发商加快开发进度: 所以,如果结合我们自身的情况,在法律和制度层面,营造一种让投机者知难而退的环境可能比整体上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控更加有效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暴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二、增加土地供应 据新京报报道,6月27日下午,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关于办理商品住宅项目预售许可有关事项的通知》,公布了389个在途项目清单,并推出办理预售许可的相关规定,推进这些项目尽快入市。 房贷利率的主动和顺应市场调整是我们惯用的短期调控楼市的手段之一,关于楼市的调控政策实际上我们更希望能够建立起一套长期的有效调控体系,即大家一直在呼吁的长效调控机制。 (责任编辑:娄在霞 ) 上面三点概述具体展开之后,重点是以下五点具体内容: 想要破解楼市螺旋上涨之谜,防止楼市出现大的动荡,其实不仅仅是我们决策层的问题,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系,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因此,从人们的预期着手,扭转人们对于楼市的过分上涨预期或许是最佳的调控手段。 由于该文较长,暴哥摘录了关于长效机制的部分重点内容,并结合暴哥的一些思考和大家共同探讨长效机制。 回到上面的图表,我们不难发现,房贷利率相对于基准利率的变化和实际的房价走势有很强烈的负相关性。 根据“楼市调控的政策选择”一文中给出的图表可以看到,房地产拉动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弱,对经济,尤其实体经济的反噬效果却越来越强。特别这一次,房价大幅上涨,经济增长方面却没有表现出特别的上涨! “”时间换空间“”这个词其实很值得玩味。这体现出,各界都不希望因为去杠杆,限楼价,对经济整体产生什么过分的影响。但是这个度如何把握其实挺难得,因为经济发展能不能赶上楼价泡沫增长的速度,楼价下跌多少才会对经济造成实质的破坏,这恐怕很难计算。 就整体而言,实际房贷利率即将破五! 当然,从好的方面来说,美元处在加息周期其实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我国货币政策“自然”地想着紧区间而去,这也给了我们货币政策的一个下线。 今天写了不少,最后暴哥想说,其实不难发现,决策层似乎已经拥有一整套完善和切实可行的方案在了,以备调控楼市。但之所以大家一直没看到长效机制落地,可能还是因为决策层一直在经济发展容忍度、市场承受力、社会安定等多方面不停的衡量和修正,以期在最合时宜的时机推进各项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