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持商业之后,9月7日,今年主城的第三次大规模供地中,出现了竞无偿移交租赁住房与竞自持商品住房。 一方面,有城市发展和政策利好,比如青白江进入中心城区行列,新津、视高则受益于“南拓”城市发展战略影响与天府新区优势,政策红利逐渐显现。其中,新津在今年9月申报撤县设区,一旦申请成功,新津将成为继双流郫县之后,又一个撤县设区的县级城市。 2011年-2017年10月大成都楼面地价走势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锐理数据。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其实这一政策在2017年的土拍市场早有体现,今年的出让土地中有多宗均要求建成精装房或者成品房,其中包括人才公寓用地。以此从土地供应端推进成品房市场建设。
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过开发商自持商业一方面将开发与运营管理集中,产权、经营权、管理权三权不分离,可以尽量规避一些后期招商及运营可能出现的风险。另一方面,自持型商业综合体中尤其是商场、商业街的运营可以全面满足当地商业需求,有效避免空置;另外也可降低土地拍卖溢价率。 去年大面一宗地拍出了6字头,被称为“面粉价赶超面包价“,业内外惊呼不已,而今年9月,大面再次出让一宗地,成交楼面价破万。2017年房价地价倒挂情况增多。 【市场】
土地是房地产的基本要素,也是决定房价的关键因素之一。2016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大热,购房者争相入市,房价攀升。虽然经过限购限贷等政策调控,有效抑制了投机,市场趋于稳定,但市场需求已然释放。主城区住宅价高量少,将购房群体向外挤压,2016年与2017年近郊区已经成为主力成交区域,尤其是近几年地铁开通,配套逐步完善,近郊区的价值越发凸显。
虽然,在成都已经存在人才公寓,但人才公寓用地首次亮相却始于9月14日成华区青龙场板块66.08亩宗地和锦江区三圣乡62.86亩宗地出让,最终被中房和人居以底价摘得。由于用地性质的要求,这两宗地的意义非同一般。如果说熔断限价抽签和移交、自持都与控制地价有关的话,人才公寓则更多是服务于城市发展,为了留住和引进更多人才用于城市建设。在两宗地出让公告中有提到,针对《成都市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目录》确定的A类B类C类D类人才进行定向销售。
在这7宗破万地块中,除双流协和街道地块和龙泉十陵地块外,其余5宗地均是在此之后被出让。可以推测,这一政策对近郊地价是有一定影响的。再加上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针”城市发展战略,近郊区发展东风已起。
政策红利和市场供需。
2017年受市场供需等影响,成都地价攀升,如上图所示。相信很多人还记忆犹新,9月19日,温江三宗地走上拍卖席,最终公平街道太极社区宗地以溢价率90.57%,楼面价10100元/㎡成交。这次拍卖不仅刷新了温江的楼面地价,同时也标志在3月双流地价破万之后,历时6个月,成都近郊各区地价均突破万元大关。
2017年成都土地市场出现了很多新元素,亮点颇多,无论是土拍规则的各种演化还是人才公寓、租赁住房等新用地性质的诞生以及地价变化等等,都将为未来成都土地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带来深远影响,同时也让人们对2018年的成都楼市有更多的预期和思考。 变革四:远郊洼地价值凸显 新溢价区轮现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锐理数据 2017年出让的含有自持和无偿移交要求地块 变革一:主城+近郊地价全面进入万元时代 精装房与成品房早在多年前便已经出现,并且近一两年随着改善市场的崛起,精装房也越来越多。10月17日,成都市政府发文,根据成都市政府发布的成品住宅年度建筑规划(2017-2020)显示,从2017年起,成都将逐年增加成品房建设,2020年中心城区的成品住宅比例将达到100%,2022年郊县成品住宅建筑比例将达到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