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6日青岛市人社局召开发布会,通报《<青岛市积分落户办法>实施细则》,符合积分落户条件的人员满100分可以申请排名,经公示排名后入选拟落户人员名单,申办落户手续。至此,青岛成为继广州、深圳之后第三个实施积分落户制度的副省级城市,今年9月起集中受理落户申请。 按照青岛现有政策,绝大部分人才是可以通过户籍准入条件来实现落户的,积分落户是青岛人才引进政策的“兜底”项,希望解决一部分长期在青岛就业创业人才的落户难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和示范效应。 【青岛楼市新“十六条”】 8月4日市城乡建设委联合其它七部门正式发文,发布《关于优化市场环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该《意见》共涉及“十六条”规定,其中多条涉及商品房去库存的问题,明确规定要多渠道、多方式消化库存商品房,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将符合条件的商品房合理化、多元化“变身”。 允许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住房户型作出调整,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这可以优化住房供应结构,改变房产供应模式。 【三部委松绑“限外令”外资购房套数不受限】 8月27日,六部委联合发文宣布调整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政策。通知明确了有资格的境外机构和个人可在中国境内购房。这是 “限外令”自2006年颁布以来,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松绑。 取消“限外令”,对楼市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提振购房者信心、刺激潜在需求层面,这有助于推动楼市稳定、健康发展。对于一二线城市,特别是其中的中高端物业将形成直接利好。但在业内人士来看,目前中国住宅市场基本还是以“内需”为主,取消“限外令”对楼市影响极其有限。 【全面推行公积金异地贷款】 9月30日,住建部、财政部和央行联合发布《关于切实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的通知》。自10月8日起,全面推行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有条件城市要推行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资产证券化。 对于公积金异地贷款政策的影响,有专家分析称,此次细则的出台,对于生活城市变动、回原籍置业的购房者来说,有利于解决个人住房需求,沉淀的公积金资源能够得到利用。并且,该项政策更适用于这样一些人群,在一二线城市工作并缴存公积金,但买不起当地住宅的年轻人,去三四线城市买房,可以节约一部分购房资金,从这种程度来说,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是利好消息。 【二孩政策放开楼市需求热起来?】 10月26日-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对房地产行业影响来看,放开二孩政策或将在短期内形成生育高峰,长期来看也将对新增人口和未来人口抚养比结构优化做出贡献,进一步延缓房地产需求拐点期的到来,同时也将推高对大户型产品需求的支持,多居室改善性产品更受关注。 【房地产定调去库存】 1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这是习近平十八大以来首次提到房地产行业,并为房地产行业定调。随后,李克强也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到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带动住房家电等消费。针对这个去库存的精神,政府部门必然要制定具体政策来落实。 12月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近日召开,多项政策有望推出,消息人士称,中国计划推出房地产去库存措施,包括鼓励中小城市对在城镇首次购买住房的农民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还研究将农民工和个体工商户逐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 去库存是一个好听的说法,实质就是让大家多买房。未来,一线、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将保持住珍贵的销量回暖势头,部分经济发达的三线城市的楼市成交量也有望步入上行。而库存过高的四线、五线城市,在人口外流、产业空心化的背景下,仍需经历一个较长的库存去化周期,楼市供过于求的矛盾才能逐步得到缓解。 【时隔13年住房公积金“大修”】 11月2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了《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修订送审稿)》,进行公开征求意见,主要变化包括:1)缴存范围拓宽至个人;2)公积金管理中心分省级管理,可在县级设立分支机构;3)拓宽公积金使用范围;4)公积金贷款可以进行资产证券化;5)富裕的公积金可以购买高等级债券。 修订稿缩窄了缴存基数、缴存比例的高低差距,能够改变缴存“肥瘦不均”、避免“天价公积金”的问题,;为了改变提取麻烦、限制较多的现状,修订稿也放宽了公积金使用范围和提取条件。这些条例的变更,都是着眼于民众长期以来的呼吁而跟进,或许能让公积金受惠人群更多,提取更加方便。 【房地产税划归地方】 12月8日,房地产税划归地方。作为未来的新增税种,房地产税将由现行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并而成。房地产税将由各地地方税务局征管,全部税收收入将划归地方,成为地方税源的重要补充。 房地产税改革的原则是对多套房、高端房进行调节,因此很多人并不需要缴纳房地产税。未来房地产税将由地方税务局征管,全部收入归地方,成为地方税源的重要补充。以后若开征房地产税,将是地方政府一项可靠的财政收入,也有利于化解土地财政难题。 【国务院公布《居住证暂行条例》】 12月12日,国务院公布《居住证暂行条例》,该条例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依法享受劳动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权利。同时还为居住证持有人列出了六大基本公共服务和七项便利。 居住证制度关乎亿万流动人口的切身利益,这表示我国将彻底告别“暂住证”时代。它赋予了流动人口一些基本权利和公共服务,使居住证首次有了“权利含金量”,实现了农村人口的权利的“零突破”,将大大方便流动人口办证,促进人才流动,也从制度源头开始消除对农村人口的“歧视”,城乡的身份距离将进一步缩小。 【总结】 在多项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楼市将逐渐走出调整期,但仍然存在城市间分化严重等问题。政府高层针对化解房地产库存的密集发声与近期给出的明确指示意味着明年楼市政策有望进一步宽松。对于明年楼市前景,有专家表示,未来的调整点可能落在信贷政策、普通住宅界定标准、棚户区改造等方面。虽然房价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会出现大幅度上升,房价与物价、工资水平涨幅一致才是理想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