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楼市“慢牛”悄然来临?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7-11-15 11:49
杨议的老婆 巨鲅 绝色妖僧 军港网 军统枪下的女人 君问照残阳 喀什米尔公主号 卡洛利娜库尔科娃 咯咯dy6 凯娜娜 凯特·邓宁斯 康熙来了121225

在股市跌宕起伏、犹如坐过山车的6月,楼市交投热度却一路走高,更胜“红五月”。据统计,6月广州二手房网签量突破5000套,不但高于刚刚过去的“红五月”,甚至超越“3·30新政”出台后的4月。

6月楼市火热的并非只有广州。2015年上半年,50个代表城市住宅月均成交约26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5%,绝对量创2010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其中,5月50个代表城市住宅成交达到3191万平方米,6月成交则进一步走高,成交超过3400万平方米,接近去年12月的历史单月最高水平。

在成交量走高的同时,包括广州、深圳在内的国内一二线城市房价也不断回暖。进入7月,楼市是否将延续上半年的“慢牛”行情?此时入手购房是否合适?在股市震荡背景下买房会否成为资产保值增值的正确选择?

物业暴涨百万元业主“反价”

案例

今年上半年,随着政策利好与市场转向,不少城市出现新房价格上涨、二手业主“反价”的案例。而伴随股市的大幅震荡,也出现了股民套现买房的故事。

据报道,在供应量一直偏小的深圳,位于龙岗坂田一套房产在“3·30新政”后市场价格从350万元暴涨到450万元,从而引发了买卖双方的纠纷。

这个案例中,因买方需要“卖一买一”,虽然在3月底已经签订买卖合同,但未能及时完成交易办理过户。随着市场价格出现波动,卖方反悔拒绝交付。后来经过通宵谈判,最终双方达成再加价36万元的方案,并由买方承担过户前的房贷。此后,由于支付方式上双方未能达成一致,谈判破裂,双方又上演了一出强行收房与对薄公堂的“狗血剧情”。

楼市回暖超预期,一方面引发了上述“业主反价”的故事,另一方面也推动着许多潜在购房者的加速入市。而此前经历了一轮“牛市”的股市,也成为不少人买房的助力。

广州白领张小姐就是这样下手买房的。张小姐老家在韶关,父母都是当地的公务员。去年底以来,股市迎来一波大幅上升,张小姐父母在股市中有了不小的收益。

此时,张小姐已经硕士研究生毕业两年,并留在广州一家国企工作。随着工作稳定下来,买房提上了议事日程。今年5月,看着楼市日渐红火,张小姐和父母都开始有些着急,便加快了看房步伐。同时,股市震荡也让张小姐的父母下定决心,卖掉了一部分持有多年的股票套现。

6月底,在看了一个多月房子之后,张小姐和父母最后选定了天河区车陂一个新楼盘,90多平方米的三房户型均价3万元左右。按照首套房贷三成计算,张小姐的首付在100万元左右。父母股票套现的现金支付首付款后还有一点盈余,正好用作装修。

“算是踩点踩得还比较准吧,再不买房,价格继续涨的话就买不起了。”张小姐说。

35.69%受访者计划半年内买房

调查

截至7月5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参与调查的潜在购房者中,最多的年龄段为30-39岁,达到51.81%,第二多的是20-29岁,达到24.51%;其中接近一半(44.57%)为首次置业,近三成(32.57%)为第二次置业,显示出购房主力仍是“刚需”的年轻人群体。与之相印证的是,选择90平方米以下的人最多,达到44.08%,选择90-120平方米的也达到28.95%。

尽管这些潜在购房者主流是自住和改善型的“刚需”群体,但从受访者的选项分析,住房作为“保值增值”资产的观念依旧深入人心。

如选项高度分散的“购房时主要考虑的前三个因素”中,9.99%的人买房时会考虑“有升值潜力”,这一比例仅次于以11.18%并列第一的“交通便利”和“周边配套完善”,甚至超过了“有优质学位”(9.82%)。

从收入和预算来看,这一群体的购买力并不差。调查显示,这些潜在购房者的家庭月收入在1.5万元以上的合计占比为53.46%,超过了半数;对于购房单价的预期,高达32.24%的人能接受单价3万元以上,25.16%的人计划购房单价为2—3万元,合计共有近六成潜在购房者能够接受单价2万元/平米以上的房子。

对于计划购房总价预算,选择100—200万元的人最多,达到28.45%;选择200—300万元的位居第二,为20.89%;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将预算超过300万元的两个选项(300—500万元/500万元以上)合并计算,这一群体的比重已经达到32.07%,接近总数的三分之一。

在对所在城市下半年房价趋势的预测选项中,认为会上涨的人占比合计达到63.49%。可以说,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当下购房者对房价“看多”的心态。

普遍看多的背景下,受到“买涨不买跌”心态影响,潜在购房者的购房计划显得较为急迫。在购房计划中,有超过三成(35.69%)的人选择在半年内购房,在所有选项中排在首位,比例也远超其他选项,而考虑“一到两年内购房”和“两年后购房”的人合计不到一半。

商品房待售面积3年来首次减少

市场

今年上半年,受金融政策多重利好影响,资金面动能再发力,加上各项住房政策的支持,房地产市场加速回暖。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楼市持续升温,成交量、价皆呈增长趋势,个别一线城市甚至出现涨势大超预期。

成交量方面,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数据显示,5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57亿平方米,比4月末减少15万平方米,这是自本轮房地产市场低迷以来,商品房待售面积首现减少,也是自2012年4月以来持续长达3年之久的商品房库存上升态势首次出现转变。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为24409亿元,同比增长3.1%,也实现了自2014年以来首次同比正增长。

而根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50个代表城市住宅月均成交约26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5%,绝对量创2010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其中,今年一季度代表城市月均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达到20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二季度以来,央行进行新一轮降准降息政策,加之“3·30新政”效果逐渐显现,市场成交持续回升,5月代表城市住宅成交达到3191万平方米,6月成交进一步走高,成交超过3400万平方米,接近去年12月的历史单月最高水平。

分城市来看,一线城市成交量提升尤其明显。上半年一线城市月均成交量75万平方米,同比增幅超过45%,绝对量也为近年来最高水平,其中6月成交超过100万平方米,同比去年增长近1倍;二线城市月均成交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5%;三线城市月均成交量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0%,增幅仅次于一线城市。

相比新房,二手房市场的成交增长更为显著。2015年1-5月,十大城市二手住宅累计成交37.42万套,较去年同期的27.61万套大幅增长35.55%。其中5月单月成交9.74万套,创2013年4月以来单月最高成交纪录。

成交价格方面,根据百城价格指数数据,2015年上半年百城均价环比由跌转涨,百城整体住宅均价转为累计上涨,涨幅为0.82%。但不同城市表现分化,其中以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态势明显。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