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商业地产年度“展·招汇”暨高峰论坛落幕:精彩瞬间回(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7-12-04 12:21
侍从官之肩 www.26qq.cn 视觉质男 手贱暖羊羊 受托远行 兽人星球之兽性之血 兽性大发之为虎作娼 鼠猫一诺千年 束缚东宫txt新浪 双龙军品 双牌二中贴吧 双阙txt新浪

如今连锁品牌已遍布我们周围,而驱动我们连锁的一个诱因在于行业的特性,研发投入比较重。一旦研发成本投入上来之后,不做连锁就会死路一条。以狼群模式,在一个城市开四五家店,以不同的门店主题牢牢吸附热衷玩家。

卢鑫:

不是实体经济不行了,是我们没做好。开连锁一定要又多又好,另外要做连锁,就一定不能依赖人,要依赖标准化。首先要具备单店盈利能力,然后要具备大规模单店盈利能力,第三是必须有大规模快速复制的能力。

黄逸涵:

90后创业很有使命感,很有互联网思维,很有营销意识。我们对互联网的思维是把复杂事情简单化,简单请标准化,标准事情流程化,流程事情自动化。

嘉宾对话(四)

对话主题:项目筹备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

主持嘉宾:

深圳国际车窗总裁 赵润涛

讨论嘉宾:

成都银泰城总经理 周旭

中粮万科半岛广场项目总经理 刘利群

上海颐高投资集团营运副总经理 张晓锋

周旭:

1、一定要招一些好玩有趣的娱乐业态,吸引更多年轻人。以年轻人的视角为指导,引进对他们有吸引力的品牌。

2、做购物中心最痛苦的就是物业改造。购物中心设计并不一定符合进驻商家的要求。这个时候的物业改造成本是非常高的,避免这个问题就需要前期定位与后期招商严格统一。

3、运营购物中心,商业地产人痛并快乐着。虽然很难,但是咬牙坚持总归会走到胜利的彼岸。零售行业冬天来了,但是寒冬之后必是暖冬。

刘利群:

1、一个商业项目,成功开业是未来发展的基石,也是非常重要了一个环节。

2、商业地产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即运营、招商和推广。这三大板块应该齐头并进的。

3、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对一个项目有憧憬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管理者来说,第一要感谢团队,第二要凝聚团队。

张晓锋:

1、商业项目内部的生态平衡很重要,不同项目有着不同个性,要根据周边人群需求来定位。

2、项目开业讲究气势,一定要把握好节奏,招商进度、物业改造和宣传推广一定要跟上。

3、商业项目必须接地气,必须讲求匠心,这样才有生命力。

嘉宾对话(五)

对话主题:新商业体如何联动创造新商圈

主持嘉宾:

原三益中国董事总经理、晓兰工作室 刘晓兰

讨论嘉宾:

上海龙盛商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汪帆

星豫资本副总裁肖强

杭州砂之船商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晖

丽晶商业、EFC LIVE执行总经理 蒯振诠

上海证大大拇指广场总经理 裴天恩

汪帆:

1、一个很大的原则就是商业体如何抓住消费者的心。无论是哪一个方面的创新,瞄准客户的心理是一个关键点。

2、现在资本成本很高,对接资本对开发商来说并不是唯一途径,但这个途径可能是短期比较有效的途径,而资本考验的是开发商的运维。

王晖:

1、商业的创新是有逻辑思维且接地气的,覆盖适合自己的年龄阶段再做创新,消费群体一定会被吸引,同时这也是可持续的。

2、资本的概念就是“是否可复制”,如果可复制那就是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到一个新区域发展要做透两公里核心商圈和五公里核心商圈,同时应把餐饮放在第一阶段,以餐饮的开业来吸引服饰的人群。

肖强:

1、创新就是离死不远,对甲方乙方而言,创新80%的基础是稳健,20%才是创新。

2、购物中心要做到一满,招商要满;二旺,人气要旺;三提升,提升就是调整创新;四,租金回报。

3、创新是在项目所在的区域和项目所适合的消费者的需求下,做一些提升。

4、现在很多商管公司做不到大资管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只要甲方稍微付款控制一下,商管公司就无法运作了。

蒯振诠:

1、新商圈:中国的商业发展很快,但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很低,商业的发展机会仍然很大。

2、新商业:商业最重要是资本运营能力和商业运营能力,做新商业一定要量力而为,

3、联动:新商圈是随着中国城市化过程发展起来的,重点是如何去加速新商圈的形成,对此,开发商应该有区域性的联动和交流,以互相合作的模式把新商圈做好。

裴天恩:

1、如何形成一个新商圈更多是政府在做的事,街道、商委可以做商场的牵头人,通过不同的商业体联动,让区域的客户在这个区域内停留下来。

2、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市中心的商圈将进行重新一轮的洗牌。

3、创新要结合项目本身和区域所在的情况。

刘晓兰:

1、创新不能盲目追从,一定要遵循消费者、环境和市场。

2、只有联动才可以焕发新老商圈,同一商圈的开发商间有一定竞争,但通过差异和协同,资源共享,才可以持续生存下去。

3、如果不把价值和资本对接,就无法享受这一轮存量资产带来的商机。因此,操盘手要把自己作为资产管理者,了解资本需要什么样的资产,做的事情才有价值。

嘉宾对话(六)

对话主题:零售商家与购物中心如何共同打造新价值

主持嘉宾:

搜铺网西北区总经理 姚鑫

讨论嘉宾:N-one国际设计师集合平台联合创始人 顾宏伟

          U/TI上海尤缇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建光

          杭州琼楼服饰有限公司总裁 赵烈江

          ZUEE杭州炯善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 茹关萁

          MRH集团高级业务总监、搜铺网上海区域顾问 杜文良

顾宏伟:

1、做商业规划时要关注两点:一个是商业模式重建,一个是消费升级。

2、消费升级重在两方面,一是老顾客的新需求,即70后、60后的新需求如何满足?二是客群的升级,关注80后、90后两大中生代。

3、未来甲方乙方应该共同去打造沉淀一个更加良性可持续共享和共担的商业环境,这里面角色可以互相改变,共同去创造客户价值和消费价值。

茹关萁:

1、甲方乙方都应回归本质,现在甲方许多高层专业性不足,只注重效益和开业,不了解品牌基因和组合空间设计,但甲方真正关键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定位的品牌。

2、乙方如今太空洞,现在已经过了渠道为王的年代,品牌一定要做性价比真正适合,让消费者真正愿意从口袋里掏钱去买的产品。

周建光:

1、在整个商业当中,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只要不照顾对方需求的任何方式都是耍流氓,因为最终合作都不长远。

2、商场无论是想招商满、人气旺还是提升,都是要回归到如何服务好乙方,服务好消费者。

3、甲方、乙方和政府方最终得需求点都一样,甲方和乙方可以联动起来,损失掉自己的一部分的空间,回归商业本质,服务好客户和合作伙伴。

赵烈江:

1、甲乙双方应该在一个平台上平等对话,共同打造一个商圈。

2、目前社会的顶梁柱是70、80后,文化不自信的问题。甲方更多希望国外品牌入驻,这可能是民族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3、商业本质一个是人才竞争,一个是商业风险与利润成正比,但是从乙方角度来讲,风险是存在的,利润则是很大的问号。

杜文良:

1、现在经济不景气,行业箫条,但这是一个商业的正常过程,现在可以说是回归理性。

2、反对电商热:实体电商和电商只是互补一样,各有优劣。这两年有许多甲方把做B2B,O2O,然后把电商的规模做得比实体大,这不是自己把自己作死吗?

3、反对过分艺术化:商业还是商业,要回归本质。

4、国外设计师想法理念是老外的,购物的更多还是中国大妈,她们更多还是喜欢传统的东西。所以一个商业应精准的定位,抓住目标客群,而不是什么都要。

姚鑫:

1、不盲目电商化,不盲目艺术化,不妄自菲薄,做好自己的服务。

嘉宾对话(七)

对话主题:中国商业地产轻资产模式的探讨

主持嘉宾:

搜铺网商业地产研究院院长 陆兴泰

讨论嘉宾:

正荣集团商管公司总经理 张子玉

宁波太平洋恒业控股兼百货集团总裁 胡芳园

红星商业董事长助理兼投资发展部总经理 陈煜

方凯国际大卫茂董事长 许华锋

哥伦布商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地产研究院总经理 赵凯

陆兴泰:

1、国内的轻资产和国外的轻资产有很大不同,国外有REITs,国内没有。其实有没有REITs最大的区别就是最后房产持有人。

2、中国所有的房地产开发商都希望把商铺卖掉,然后变成一个个小业主,然后很多项目就没有然后了

张子玉:

1、 现在我们(正荣)已经拿了12个城市的地共18个购物中心,已经开出4家。

2、 正荣的轻资产是分三部分,第一个是纯管理品牌输出;第二投资收购;第三合作,投钱不控股。

3、 按照(正荣)商管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大概在2018,2019年会进入到轻资产阶段,但是前提是先把眼前的18家做好。

胡芳园:

1、轻资产是伪命题的问题,是中国现状造成的,首先中国政府没有提供REITs平台,无法变现。此外,政府将很多商业地块卖给非商业开发商,使得开发商只能找专业人士运营。

2、轻资产是中国在现有的商业地产情况下找到的一条生存之路,做轻资产,做管理输出,都是因为市场有需求。

3、做管理输出分三个阶段:谈判、签订合同、执行。谈判时要坦诚;合同签订的关键环节是要把权限梳理清楚;执行时,双方管理标准一致,才可保证管理团队的资源在整个体系内有联动。

陈煜:

1、 今年开出的唐山项目是我们第一个合作项目。明年的项目会稍微多一些,后年会更多。明年在5个左右,后年大概是10个项目。

2、 无论谁做轻资产都要关注的是,如何创造一个持续稳定的收入,如何保证项目的持续繁荣。

3、 80%的项目不能做(轻资产)的原因一般都是建筑结构。所以开发商在投之前,一定要想想这个楼盖的是给谁用的。

许华锋:

1、轻资产应该是做商业委托管理,不仅要把管理做好,还要让项目的物业升值、保值、套现、提升价值。

2、轻资产管理必须要有自己核心竞争力才可以拿下项目,因为开发商更多关心的是如何将项目变现。

3、很多第三方公司最后一个链条不是商业管理,而是资产管理,所以帮助开发商资产升值、变现这一块都需要加强。

赵凯:

1、无论是开发方还是资本方能做重资产一定不会做轻资产,因为重资产回报率比轻资产回报率高很多。所以轻资产其实也是被逼无奈的做法。

2、用小资金撬动大项目其实也有一些经验,就是租售结合的模式,销售一部分项目获得投资回报甚至是现金利润。

3、无论是开发商还是服务商,都要根据不同项目模式去设计一个比较好的资金方案。

4、从回报角度来说,要尽可能提高租金收益,这才是轻资产的核心。

嘉宾对话(八)

对话主题:“快”时代下,餐饮品牌如何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主持嘉宾:

搜铺网商业地产研究院院长 陆兴泰

讨论嘉宾:

外婆家餐饮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裘晓华

桃园眷村董事总经理 聂豹

杭州胖哥俩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徐晓庆

新发现&四季风情餐饮连锁董事总经理 雷荣湘

瑞蜜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崔学民

裘晓华:

1、外婆家的对标企业是星巴克,1971年到1987年,16年时间星巴克只开了15家门店,1991年之后的20年开了115家门店。外婆家到现在是18年,开了近200家门店。但相对于如今的星巴克来说,外婆家才刚刚起步。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