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地价”作为传统的调控手段之一,最早开始于2007年在深圳的试点,并在2011年前后成为各主要城市土地调控的主流工具,“竞配建”也成为“限地价”的常见组合调控政策,主流配建内容为保障性住房。2017年,福建、厦门、东莞先后出台了有关“限地价+竞配建”的土拍新规,截止到2017年底,全国各大热点城市也对传统调控政策做了多元尝试与创新,“竞配建”的配建内容也日益丰富,包括杭州的竞养老设施面积,广州、中山、成都、武汉等地的竞人才住房、公寓,江门市的竞停车位,沈阳竞社区综合服务用房等。在“限地价、竞配建”同时,对于实施该项政策的多个城市来说,也起到了平抑地价和房价的作用。 为降温土地市场,北京、上海等城市亦推出了“土地自持”和“租赁用地”地块。目前,全国13个城市共成交自持、租赁住宅用地181宗,商品住宅自持、租赁面积达595.3万平米,杭州、上海、北京为成交宗数最多的城市,上海成为成交面积最大的城市,达177万平方米。 关注四:房地产税 热议关键词:执行时间表 房地产税一直是“两会”期间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2017年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大会新闻发言人傅莹表示:“今年没有把房地产税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安排”。房地产税是否会在2018年取得实质性进展,仍然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关注。 2017年底,财政部部长肖捷在《人民日报》的一篇撰文透露了房地产税的一些重要信号,也给房地产税如何开征指明了方向。肖捷提到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明确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实施。对工商业房地产和个人住房按照评估值征收房地产税,适当降低建设、交易环节税费负担,逐步建立完善的现代房地产税制度。 按照2019年税收立法要完成全部立法程序的相关计划,2018年税制改革或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房地产税在今年将会被继续推进。根据目前的进度来看,预计房地产税在2020年前将会取得突破,2025年之前出台是大概率事件。 房地产税是一项重大举措,是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之一,其目的是降低房地产开发、建设、交易等环节的流转税,增加房地产持有环节的财产税。由此可见,房地产税是能够降房价的,特别是那些持有多套住宅物业的投资客来说,将受到一定影响。总体来看,房地产税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推进立法和实施,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问题。 房地产税是现代财政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财政制度理顺了之后,房地产税才能同步推出来。预计国家层面的立法,可能在2019年底或者2020年出台。但是具体的实施,还需要经过国务院的房产税实施条例,以及各省的实施细则出台,2021年房地产税或许才会真正落地。 房产税在短期内可能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大家可能会出现观望的心态,暂时不买房了,房地产市场或许会面临量价齐跌的局面,但是这是属于局部的或者说是短暂的影响。从长期来看,房地产税对房价的影响有限。 欧阳捷还提到,房地产税的征收还要兼顾公平、效率、合理性的问题。也有专家指出,房地产税的征收将会有一套具体的、专业化的评估方法。房地产税很可能是一个地方税,所以各个地方的税率可能是不完全一样的,征税范围、征税对象、减免税的细则也可能有所不同。 关注五:租购并举 热议关键词:租购同权 中央不断完善住房租赁制度,加快推进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2017年7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要求在人口净流入、住房租赁需求旺盛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同时选取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厦门、武汉、成都、沈阳、合肥、郑州、佛山等12个城市开展首批试点。 在中央层面的密集推动下,各地政府纷纷积极响应,加快住房租赁市场发展,12个试点城市均陆续公布了住房租赁扶持政策。从试点实施方案看,各地均从保障承租人权益、供给、金融、财税、监管等方面进行细化。同时,北京、上海、无锡、烟台、铜陵、洛阳、海南、云南、江西等省市虽未列入试点,但也出台保障租赁、积极探索建立“租购同权”制度等措施。 陈云峰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实际上,长租公寓是目前租购并举的主要实现形式之一,长租公寓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开发商持有的用于租赁的住房,这种模式下开发商只能用于租赁不能销售,目前开发商尚未找到盈利模式。一种是像链家、我爱我家这种房地产中介公司租赁散户的住宅,然后进行统一装修和管理,再进行出租的形式,实际上这也是政府一直鼓励的机构住房的形式。这是一个相对“靠谱”的定位,因为它有着较为成熟的盈利模式。 多地加大住房租赁市场的土地供应,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也开始正式推进落地。除武汉、沈阳、成都、南京、合肥、杭州、郑州规定部分出让土地须自持或配建一定比例的租赁型住房外,出台租赁方案的城市均有针对性政策进一步保障租赁住房用地供应。上海公开出让位于浦东张江、前滩和嘉定新城的土地采取“只租不售”模式,深圳针对福田、罗湖、南山、盐田四区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所建的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也规定“只租不售”。国土资源部、住建部发布《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确定第一批在北京、上海、沈阳、南京、杭州、合肥、厦门、郑州、武汉、广州、佛山、肇庆、成都13个城市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 宋清辉指出,租购并举是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点。十九大之后,加快建立租购并举、多渠道保障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顶层设计的出发点。从这个方面来讲,预计2018年楼市将会继续加大住房供给保障力度,并加快推出租售并举等调控举措,以抑制楼市投机现象,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在此背景下,预计未来租房市场发展的方向是继续增加市场规模,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 为承租人赋权的“租购同权”成为大部分城市制定租赁试点方案的主要方向。广州、南京和江西明确将“租购同权”写入试点方案,烟台提到探索建立“购租同权”制度,杭州提出“租购同分”。而其他城市如武汉、沈阳、郑州、成都、合肥、深圳、上海等发布的试点方案均提出给予租房群体在医疗卫生、住房公积金、就业、法律等方面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其中沈阳要求建立承租人居住证权利清单,不断扩大承租人权利。上海明确常住居民租户享有子女义务教育;北京规定租房可落户,符合条件的京籍集体户口子女可在租房所在区入学,本市户籍居民承租公租房和直管公房可根据住房租赁监管平台登记备案的信息依法申请办理户口登记和迁移手续。 但宋清辉指出,当下,“租购同权”与老百姓的期望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同权”的方向值得肯定,应继续大力探索。相信在各地立法推动情况下,“租购同权”一定能够真正可以实现。 关注六:共有产权 热议关键词:能否平抑房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