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点:总理的报告给地产人指了9条明路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8-03-06 11:40
单号网01kd 王梦溪1.08g ed2k 王梦溪ed2k ed2k王梦溪 广告发布 爱注网 淮琼参考网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目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昨天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笔者对报告进行了仔细研读,摘选出其中与房地产相关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同时进行一些解读。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目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昨天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

笔者对报告进行了仔细研读,摘选出其中与房地产相关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同时进行一些解读。

笔者认为,作为地产人,不管如何仔细的研读这些内容都是应该的。

这些内容告诉你,过去几年波澜壮阔的房地产行情背后,是怎样的政策逻辑在引导。

这些内容还告诉你,2018乃至之后的房地产,应该怎么发展,机会在哪些地方。

真的读懂了这些政策,你就不会踏错周期、不会选错方向,而且能抓住红利……

下面笔者来解读这些内容,包括9大机遇和3个警告。

01

城镇化至少还有10年红利

从无到有、从有到好

2个阶段都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五年来……城镇化率从52.6%提高到58.5%, 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

“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今年再进城落户1300万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健全菜市场、停车场等便民服务设施。有序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完善配套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加装电梯。加强排涝管网、地下综合管廊等建设。”

解读:

笔者认为,过去20年,我国房地产发展最大的动力,就是城镇化。

根据别国经验,城镇化率超过70%的时候,发展会放缓。而根据目前我国的城镇化速度,至少还有10年机会。城镇化过程中的地产红利主要来自3个方面:

1、从无到有:农村人口进城,产生新的需求红利。

比如今年进城1300万人,都需要住房子,也有相应的商业、办公需求。

2、从有到好:几年后有大量的改善需求。

在购买第一套房几年以后,这些进城的人,个人会产生改善需求。而政府主导的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又会产生集中的改善需求。

3、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新的资源聚集,产生土地、房屋溢价红利。

一个区域,之前什么都没有,土地就会很便宜。如果你在那时候买了土地,等到区域的商业、交通、教育等配套资源都有了的时候,就可以获取溢价红利。

02

限购政策下,城市竞争力决定人口红利

“绝大多数城市放宽落户限制。”

解读:

大家应该都和笔者有同样的发现,那就是2017、2018,众多的城市开始了“抢人大战”。为什么呢?因为城市要发展,就靠人才和资源,而民间的资源又在一个个人手里:

一个亿万富翁住在哪里,就会重点投资哪里;

一个有专利的人在哪个城市创业,专利产生的红利就会归属那个城市。

“房住不炒”成为基本原则后,一个城市的房屋需求,只能靠常住人口、户籍人口的增加来增加,这样一来,谁抢到人就抢到了需求。

所以,限购城市的楼市未来如何,就看该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竞争力如何。

03

小微企业持续增加

利好政策不断推出

联合办公、创业公寓等仍有机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由5千多户增加到1万6千多户。”

“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普惠性支持政策,完善孵化体系。各类市场主体达到9800多万户,五年增加70%以上。”

“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大幅扩展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

解读:

从这些数字和政策来看,小微企业还将继续被扶持,还将持续增加。而对于小微企业来说,传统的写字楼已经不适用了,所以联合办公、创业公寓等新业态,未来仍将大有可为。

04

城市圈红利持续增加

三大都市圈还将有大发展

“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从9000多公里增加到2万5千公里、占世界三分之二,高速公路里程从9.6万公里增加到13.6万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7万公里,新建民航机场46个……” “实施重点城市群规划,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西部大开发新的指导意见,落实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举措,继续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

解读:

因为一二线限购等等,2016、2017年增长最快的房企,都是在一二线城市周边的三四线城市有大量土地储备的房企。而随着交通越来越方便,城市圈的红利,此后还将持续增长。

从政府工作报告来看,京津冀、上海领衔的长江经济带、广州深圳领衔的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重中之重,与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差异化了。挖掘城市圈红利要注意以下3点:

1、交通距离不重要,交通时间才重要

举例来说,一个地方离城市中心30公里,有轨道交通,另一个地方离城市中心20公里,只有公路交通。一定是30公里的那个地方更好。为什么呢?

30公里的轨道交通,时间是固定的可控的。

而20公里外的那个区域,如果区域发展不旺,虽然开车来往交通方便,房价也上不去;如果区域旺起来,则又会堵车,交通时间增加,房价还是上不去。

2、离中心城市同样距离情况下,有自己的产业房价可能翻倍

根据东京都等超大城市的经验,在离市中心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有优势产业的区域,房价会是没有产业区域的2倍。

3、长线操作更有把握红利更多

城市圈内,很多区域配套不完善,做城市运营、小镇建设可以完善相关设施,虽然前期投入比较多,时间比较长,但后期也可以获得所有红利。

05

长远看,养老地产大有前途

“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7岁。”

解读:

长期来看,明源君非常看好养老地产,养老地产的红利来自2个方面:

 人均寿命延长,养老时间延长。

 目前50岁、60岁,即将进入老年的群体,和以前精打细算的一代老人,有完全不同的消费习惯和逻辑,只要能满足他们需求,他们愿意出高价养老。

而养老地产的难度主要在2个方面:

 国家还没有出台比较全面的扶持政策,比如拿地方面没有特别优惠。

 我国高素质的人才对所谓“伺候人”的职业,许多时候并不能发自内心的接受。

06

产业地产的核心是选对产业

先产业后地产

“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

“扩大物流企业仓储用地税收优惠范围。继续实施企业重组土地增值税、契税等到期优惠政策。”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