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深入开展‘互联网+’行动,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深刻重塑。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大工程,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 解读: 产业地产是一个大机会,这是共识。 但是,像过去那样,只是修一个厂房的壳子,然后再招商,是不行的。 你做哪个行业的产业地产,就要精通这个行业,并且拥有这个行业的产业资源。 要获得产业资源,有3种办法: 合作成立企业。比如协信和启迪合作成立启迪协信。 收购产业企业。比如万科收购普洛斯。 合作分红。比如有房企找有产业资源的协会、企业等合作,利润分成。 从上面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物流、智能制造等等,都是好的产业。 07 存量市场将持续火爆 “居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覆盖。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 “支持居民自住购房需求,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广大人民群众早日实现安居宜居。” 解读: 之前租赁市场没有成为主流市场,就是因为租房无法享受一些公共服务,比如子女进入公立学校等会受影响。 “租购并举”之后,租房也可以享受公共服务,租房也就成为主流市场。 在存量市场,竞争主要在2个方面: 1、金融能力。 存量需要长时间占用资金,借的钱是否便宜,内部能否滚动起来,都是决定性的因素。后期能否变现,更是决定项目成败。 2、运营能力。 资产金融化,特别是通过REITs等变现,一个关键前提是,项目要赢利。然后通过发行金融产品把未来20年的收入一次变现。 但是如果项目不能赢利,或者赢利很少,发行金融产品将遭遇巨大困难。 08 代建大有前途,刚需也有市场 “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启动新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今年开工580万套。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 解读: 棚改、公租房,不管如何实现,对于房企都有机会。 实物型棚改,直接分房子,那么房企就可以和政府合作,获得代建的机会。 货币型棚改,直接发钱,那么棚改对象就要买房,刚需房就有了市场。 09 农村土地、现有耕地 都存在被进一步利用的可能性 “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改革。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新增耕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 解读: 农村宅基地上修商品房来卖可能性不大,但未来修房子来租还是有可能的,部分区域已经试点在集体土地上修租赁房了。 耕地总面积的红线没有后退,但是可以“调剂”。也许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耕地,是可以通过置换调剂,用来修房子的。 当然,笔者从这份政报告里看到的,不仅仅是机会,还有警告……具体来说,有以下3个警告: 一 不要指望货币会“大水漫灌” 货币“因企施策”了 “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确立区间调控的思路和方式,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明确强调只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增加、收入增长、环境改善,就集中精力促改革、调结构、添动力。” “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广义货币M2增速呈下降趋势,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采取定向降准、专项再贷款等差别化政策,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 “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广义货币M2、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维护流动性合理稳定,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用好差别化准备金、差异化信贷等政策,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小微企业、“三农”和贫困地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解读: 之前中国地产市场的3年周期,都是因为全国性的调控政策。 而现在,除了限购“因城施策”,货币也开始差异化,资金去向哪里,不去向哪里,都可以控制。 另外,报告强调“合理区间”,也就是说,经济不管是上行还是下行,只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政府都可以接受,而不会作出反应。 其实笔者觉得,这个“合理区间”和孙宏斌提出的楼市“箱式震荡”,很类似。 下一步,房企要想发展,需要继续苦练内功,不能寄希望于市场有大的起伏了。 二 不要指望调控会全面放松 “因城施策分类指导,三四线城市商品住宅去库存取得明显成效,热点城市房价涨势得到控制。”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地方主体责任,继续实行差别化调控,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解读: 这个和上面的警告类似,热点城市的调控一定会在长效机制出台前,继续下去,房企不要给未来加政策预期,否则一定会失望。 三 不要触碰生态红线 特别是填海毁林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完成造林1亿亩以上,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增加到3000万亩,扩大湿地保护和恢复范围,深化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严控填海造地。严格环境执法。” 解读: 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下一步对于环保的要求会越来越严格。 某房企的填海项目,最近受到警告和调查,就是一个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