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商网消息:企业并购重组不断、地王浪潮此起彼伏、电商触手实体猛料频出…刚刚过去的2018年上半年,全国商业地产市场风起云涌。这其中,“开业不断”、“商业增量持续入市”是行业最大的看点之一。 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增长,拿地成本越来越高,尤其是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的市中心地区,可谓“寸土寸金”,5万方以下的小体量商业逐渐增多,而对经济欠发达的三四线城市而言,受人口消费力较弱的影响,辐射范围较小,往往以社区类商业为主。此外,一二线城市郊区和三四线城市因地价相对便宜,且旅游文化资源较为丰富,往往也会诞生一些体量较大的商业体,如青岛东方影都万达茂、南京仙林万达茂等。 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经济发展较快、商业氛围好、人口多、消费力强,虽然拿地成本高,但高消费还是让不少开发商愿意高价投资,因此这些城市的商业活跃度往往较高。 一方面,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习惯的改变,融合了购物、吃喝玩乐等社交元素的于一体的综合性购物中心越来越受欢迎,而随着商业多元化发展,购物中心的社交属性日渐强大,一些诸如剧院、娱乐会所、电影院、动物馆等娱乐休闲业态进驻,对购物中心的体量要求越来越高。 得益于广深两大一线城市的消费活力,不少知名房企集中供量,区域本土的保利、华润置地、万科、恒大等房企“肥水不流外人田”,加上新鸿基、九龙仓、新世界等港企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华南的商业有“天时地利人和”之利。虽然今年上半年滞后于西南,但仍然是前三的高位。 近五年上半年开业数量趋涨 其他未纳入本次统计的新开项目包括: 重庆长嘉汇弹子石老街等。 5-10万方规模为主流
由华录乐影倾力打造的面积仅4300平方米的石家庄华录文化广场
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最活跃 一直以来,虽然华中区属于我国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消费力庞大,但商业地产发展始终慢人一步。然而今年上半年,随着九龙仓、首创钜大、万达、万科、天虹的相继发力,长沙IFS、武汉首创奥特莱斯、黄冈万达广场、鹤壁万达广场、郑州美景龙堂万科广场、长沙宁乡天虹商场等各具特色的商业项目逐一亮相,让华中商业地产扬眉吐气了一番。 由厦门东百蔡塘广场打造的闽南首个室内潮玩街区——虾米所在主题街区; 统计了从2014年至2018年上半年购物中心开业的情况,整体趋势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自2014年破百后,每年上半年的开业量均在三位数以上,且至2018年更是突破了200个,创下新高。 (来源:联商网&搜铺网 陈宁辉) 据联商网&搜铺网统计,2018年上半年开业的大型购物中心数量为91个,占开业总量比40%,其开发商或运营商大多是连锁集团,如万达集团、大悦城地产、华润置地、九龙仓、永旺、光大安石、新世界、杭州大厦、新城控股、爱琴海商业、首创钜大等。其中万达集团遥遥领先,上半年新增10个商业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