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晴:不要幻想未来楼市调控能放松!(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8-09-27 11:45
宇宙少主 美女做僾过程图片 曝光王 湖北电梯吞人 我的学妹 望海楼论坛 水中色av综合 爱沢有纱下马 神津千絵子 白山小娜 天佑和阿哲 色狐狸

注:1、土地财政依赖度=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数据来自各地统计局、土地出让金收入来自中国指数研究院(仅包含市本级数据)

  2017年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正式发布的《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17)》显示,全国家庭的人均财富中,房产净值占比为65.99%,2016年净值增长幅度达17.95%,增长额占到家庭人均财富增长额的68.24%。其中,城镇居民这一比例更是高达75.62%。涉及到如此巨大的利益,任何政策都不能不三思而后行。

  显然,楼市调控放松只是妄想。

  7月13日,财政部常规发布的一项数据,引起轩然大波——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获得的土地出让金高达26941亿元,同比暴增43%。为何在一波严似一波的调控大潮中,土地市场不仅没有降温,反而如此火爆呢?

  然而,新规一出,股市江河日下,网贷行业大面积崩盘……眼看资管新规已经危及到宏观经济的稳定,6月底央行开始怒怼财政部不积极。怒怼的结果是,各地政府纷纷重启此前被发改委叫停的地铁轨道建设,并开始大规模发行城投债。整个财政管控口径180度大转弯——财政赤字由7月份的289亿飙升至8月份的4897亿!

  调控放松是幻想,大概率还会更严

  总的来说,将来一段时间,楼市调控仍将保持高压,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以及目前宏观经济的大势,决定了调控政策依然会是有保有压的态势,并变得更加柔性和灵活。

  为了应对调控,无论是开发商还是炒房客,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从过往的表现看,每每大家都觉得调无可调的时候,总还有打补丁的空间。未来,这一做法还将继续。比如深圳炒作倒卖回迁房,就是一个可打的补丁。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其实,只要意识到此轮调控与以往的不同之处,就可以大致判断出,调控绝不会那么轻易放松。

  调控不会用力过猛

  如今,临近930调控两周年的节点,民众十分关心未来调控政策会放松还是更紧,因为这是做买和卖决策的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虽然调控主基调、总方向不会变,中央只向各地要成果和问责,也确实让地方政府与中央博弈的筹码大为减小,但是博弈依然会存在。

  此前,住建部、财政部、央行等三部委联合发布的一份关于公积金的2017年的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公积金贷款的逾期金额达到了10.58亿。别看数额不高,但上升的比例比较吓人——较2016年的7.86亿增长了34.6%!要知道,2017年发放的个人公积金贷款总笔数比上年降低了22%,贷款发放总额也比上年降低了20%多。公积金贷款中96%的贷款人是中低收入人群。这说明刚需的抗风险能力是最弱的。提高公积金贷款门槛,就是要进一步降低风险度。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请问,如果房价下跌,是富人更恐慌还是穷人更恐慌?显然是穷人更恐慌。因为通常富人财务安全边际远大于穷人,吸收投资损失的能力也更強。这就是为什么即便房价持续下行的时候,并不会出现所谓穷人的刚需会释放之类,因为穷人将更警惕、更不愿买房。

  通常,业内以个贷率(个人公积金贷款余额占年末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的比率)来看公积金对贷款买房的支持力度,若个贷率超过85%的警戒线,则意味着公积金余额趋紧。北京2017年个贷率为94.1%,超过了警戒线。北京的政策向来有风向标意义,接下来,像南京这种个贷率超过警戒线达到92%(2017年)的城市,公积金政策也很可能会收紧。

  今年7月31日的中央“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表态,无疑给此前已经部署的住建部会同中宣部、公安部等7部委打击楼市乱象添了一把火,深圳(楼盘)在甚至将“楼霸”列为了扫黑除恶整治行动重点目标。

  如今,土地财政几乎已成了一个负面词汇,被人人鞭挞。然而,土地财政并非我国独有。美国建国(1776年)至1862 年的近百年时间里,土地财政都是其政府财政的主要收入。期间美国的土地财政收入主要是以国有土地出售收入为主(土地财政第一阶段)。土地出售收入占联邦政府收入最高年份达到48%。此后(1862—1900年),才逐步转变为财产税(征收对象主要包括以房地产为主的不动产和其它少部分动产);20世纪40年代中期之后,开始真正形成以财产税为主的地方财税体制,土地财政依赖趋于弱化。

  宏观调控里有一个“预期管理”的概念,指的是有效引导、协调和稳定预期,追求效果最大,副作用最小。如果仅从结果看,调控对楼市预期的管理无疑是成功的。事实上,类似南京(楼盘)“今日至国庆结束期间,南京所有楼盘暂停发放预售许可证”这样的谣言还有很多。这与此前调控放松的谣言满天飞形成鲜明对比。

  可是,转型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土地财政的“奶”不可能一下就断掉,否则地方经济直接就缺血了。因此,过去两年各地在疯狂地抢人才,而人才购房是不受限制的,其实就是变相放松调控。

  为什么政策会如此180度大转弯?只能说,时也,势也!其实楼市调控也面临着这样的困局。

  很多人可能会对此不解,理论上,公积金贷款应该是刚需的福音,为什么首套商业房贷利率上浮之后,还提高公积金贷款的门槛呢?

  如今,国际经贸环境不确定性增强,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赵燕菁就指出,中美经济比拼的就是谁的信用更强,谁的利息更低、更可持续。过去二十年,中国房地产是世界上唯一脱离美元周期的大型资本市场。它为巨量人民币提供了强大的信用,使中国成为唯一在低息资本(远低于银行利息)上能和美国有一拼的经济体。房地产市场是由地产政府的信用创造的,而地方政府扮演着给资本市场输血的重要角色,特朗普的所有金融工具对中国房地产都鞭长莫及。只要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倒,低利率的货币气候就不会有大的改变,中国的经济就可以屹立不倒。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