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数据的含义就是,如果全国整体房价下跌超过40%,房奴就会资不抵债,出现断供的可能性,从而导致银行坏账,影响金融稳定。简言之,我国楼市的崩盘线(基本面底)是房价暴跌40%。 同样的,其实咱们楼市,也有这四个底。
当然,鉴于市场底高于崩盘线,因此,政府所期望的“运行底部”,应该是比房价高点跌20%左右。 同样的,楼市下探也是这个道理。以燕郊为例,目前燕郊相比2017年最火爆的时候,跌了将近40-50%。但燕郊的最高峰,相比2015年均价1万,可是涨了300%。所以在这个时候,尽管燕郊已经如此惨淡,仍然有人认为燕郊房价是高估的。(燕郊过去十几年入市的成本很低,大部分人都是一万以下买的,2016年下半年以后入手燕郊且没出手的,才算是被套住了。) 3rd 59.3%的抵借比,也就是市值100万的房子,银行提供的贷款不到60万。平均首付比34%,也就是说房产市值的34%是居民的自有资金,而非杠杆。 因此,从这方面看,只要中国经济还有活力,不论楼市和股市,基本面底都是很难触及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也深信中国楼市不会如此脆弱,毕竟国家对于房地产交易,有着非常严格而有有力的行政管控。 我们知道,A股一般有四种底部,分别是政策底、估值底和市场底、基本面底。 热门新闻排行榜 而其他城市,虽然近两年房价涨幅巨大,但大都是本地人和本地有工作的人所买的,其购买成本摆在那里,因此绝不会像燕郊那样令人猝不及防。 说实话,燕郊之所以能够大跌40-50%,主要原因是因为其大多数买家都是外来人口,而燕郊调控政策封死了外来人口买房的可能性,本身的居住价值又有限,这是特殊情况导致的特殊案例。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政策底是我们的特色,在股市里指的是国家队来进场救市和权威人群的表态;而在楼市里,政策底则表现出国家对楼市过热情绪的克制和抵制。在过去两年里,全国各地频繁发布的近千条限购限贷限售政策,开始展现出房价向下的趋势。而10月29日,新华社言辞激烈的diss调控松绑谣言,10月31日,政治局会议只字未提房地产和去杠杆,意味着全国楼市政策底的穿透。 那么这个底部,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市场底”,究竟在哪儿呢?根据央行刚刚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显示:2017年,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平均抵借比(即当年批准的抵押贷款金额除以当年批准的抵押品价值)为59.3%,我国长期实行审慎的住房信贷政策,平均首付比例达34%以上。(来源于公众号“柯谈”) 第三个是市场底,只有市场底才是真的底部。市场底有一个特征,那就是磨!底部不会一蹴而就,经常会反复拉锯,让很多人失去信心和耐心。未来从技术面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
- 上一篇:“金九银十”结束,楼市拐点确认!
- 下一篇:高端楼盘这段时间卖疯了